招商 融資
 
臨汾
 

名稱

臨汾市

面積

20275平方公里

人口

417.2萬

    

地區簡介

臨汾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嶽,與長治、晉城爲鄰;西臨黃河,與陝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毗連;南與運城市接壤。地理座標爲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之間,南北最大縱距170多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200公里,總面積20275平方公里,占全省13%。臨汾“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
        臨汾市轄堯都區、侯馬市、霍州市、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全市共有鄉鎮151個,其中鎮75個、鄉76個,街道辦事處20個。
       2007年末,全市常駐人口417.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51.7萬人,占36.4%;鄉村人口265.5萬人,占63.6%。
       民族:全市有25個少數民族,10000餘人,分別是:回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壯族、朝鮮族、彜族、布依族、白族、維吾爾族、仫佬族、佘族、藏族、傣族、黎族、侗族、瑤族、塔吉克族、仡佬族、達斡爾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土族。主要分佈在堯都區、侯馬市、翼城縣、曲沃縣、吉縣、襄汾縣、浮山縣,少數散居在蒲縣、永和縣、隰縣、洪洞縣等。

未來___年發展規劃

 

人居環境

臨汾市地處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氣溫的特點是冬寒夏熱。全市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冬季寒冷乾燥,降雪稀少;春季乾旱多風,秋季陰雨連綿;夏季酷熱多暴雨,伏天旱雨交錯。2005年全市氣候特點是:降水正常,氣溫偏高,日照正常,光、熱、水主要氣象要素對農業生産利弊皆有,屬一般欠收年景。極端事件頻頻發生:冬春連旱爲困擾年度農作物生長的一大特點;夏季高溫日數較多,最高氣溫超過了近50年極值;降水時空分佈極爲不均,除5月略偏多、9月特別多外,其餘月份降水偏少,秋季出現連陰雨天氣。全市極端最高氣溫42.3℃,極端最低氣溫一25.6℃。全市平均降水量527.4毫米,最大降水量爲安澤,年降水量682毫米,最少降水量爲蒲縣,年降水量385毫米。

區域優勢

 

產業優勢

臨汾是山西的經濟大市。已形成以煤炭、焦化、冶金、電力、裝備製造爲骨幹,煤化工、旅遊、農副產品加工、物流業爲配套的多元産業體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二,在中部六省同類城市中排名第16位。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58.5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23.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到47.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35.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99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65元。
    臨汾是山西的農業大市。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糧棉生産基地,素有“棉麥之鄉”和“膏腴之地”美譽 。全市耕地總面積687萬畝 ,盛産小麥、棉花、玉米、穀子、煙葉、西瓜 等 ,糧食總產量占全省的15%左右,其中小麥占全省35%以上。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2億公斤。東西兩山幹鮮果品種多、産量大,林牧業相對發達,有115個農產品獲得國家綠色認證。農業産業化快速發展,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達到49戶。
    臨汾是山西的礦產大市。已探明礦種38種。煤炭資源最爲著名,儲藏面積1.5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75%,總儲量960億噸,占全省23.7%,且煤層厚,埋藏淺,易開採,是全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原煤産量占全省8%,洗精煤産量占全省12%,機焦産量占全省36%。鐵礦是臨汾的第二大礦產資源,儲量4.2億噸,富礦占全省70%以上,生鐵産量占全省43%。大理石、石膏等資源在全省也佔有重要位置。
    臨汾是山西的文化旅遊大市。具有以丁村古人類遺址等爲代表的人類文明之源,以陶寺遺址、堯廟、堯陵等爲代表的中華文明之源,以晉侯墓等爲代表的三晉文明之源的“三源”文化內涵。元代以前地上文物資源山西占全國總量的70%,臨汾占山西的30%。現有國家4A級旅遊景點3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0餘處,其中國家級28處、省級67處。壺口瀑布、洪洞大槐樹、堯廟等旅遊景點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非物質文化種類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風鑼鼓、面塑、剪紙、草編、木偶、皮影、平陽木版年畫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爲“梅花之鄉”、“剪紙之鄉”和 “鑼鼓之鄉”。
       臨汾是山西的開放大市。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區位優勢突出,交通通訊便捷。同蒲鐵路縱貫南北,侯西、侯月鐵路橫穿東西,大運、晉韓等高速公路交彙於此,市區距機場僅有一個小時車程。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3萬公里,公路密度達到64%。固定和移動電話達到220多萬部,普及率爲52%。所轄侯馬市是全國五大物流重鎮之一,擁有保稅物流區、海關、商檢等直通國外的商貿平臺,是華北地區的“旱碼頭”。目前,臨汾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係,産品出口到80個國家和地區,近兩年來吸引外資達150多億元。2008年 ,臨汾被評爲中國魅力中小城市。

資源優勢

土地資源:全市土地總面積20275平方公里,受水熱條件影響,臨汾市土壤發育較完全,形成深重粘化層,養分含量較爲豐富。全市普遍分佈的地帶性土壤類型爲褐土,此外還有草原草甸土、棕壤土、沼澤土等幾種類型。臨汾市土地資源豐富,穩産高産肥沃耕地分佈集中,由於“二川三山五丘陵”,土地類型多樣,宜林草面積大。但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較爲嚴重。臨汾市後備土地資源仍較爲豐富,大量的鹽鹼荒地、沙荒地、沼澤地可改良開墾爲農林牧用地,但需要排水、治河、修建擴岸工程,開發投資很大。
    水資源:臨汾市有大小河流200餘條,均屬黃河水系。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黃河幹流、汾河和沁河。黃河幹流位於臨汾市西側,爲晉、秦天然分界線,全長174公里,流域面積7739平方公里。汾河縱貫全境中部,流域面積10286平方公里,是臨汾第一大河流。沁河是臨汾含沙量最小的河系,全長95公里,流域面積2288平方公里。河流以季節性河流爲主,徑流量多集中在汛期的7~9月,故形成雨季排洪,旱季斷水。在地域分佈上,山區大於平川,東山大於西山。
    臨汾市水資源總量18.9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14.8億立方米(含泉水3.1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4.1億立方米。平均地面水入境量10.2億立方米,泉水入境量2.5億立方米,水資源人均佔有量540立方米,屬於水資源十分貧乏的地區。
    礦產資源:臨汾市礦產資源豐富,能源工業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已探明的礦種有38種,其中燃料礦產2種、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24種,煤、鐵、石膏、石灰岩、白雲岩、膨潤土、花崗岩、大理石、油葉岩、耐火粘土等在省內及全國均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綜合優勢度爲0.73,在全省11個市中居第二位。首屈一指的煤炭資源,儲藏面積1.54萬平方公里,總儲量960億噸,主要煤種有主焦煤、氣肥煤、貧煤、瘦煤、無煙煤等,其中鄉寧主焦煤爲全國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且煤層厚,埋藏淺,易開採。鐵礦是臨汾市第二大礦產資源,總儲量4.2億噸,其中磁鐵礦儲量1.8億噸,富礦比例高,占全省富礦的70%以上。大理石儲量1.5億立方米,石英儲量2000萬噸,石膏的遠景儲量爲234億噸,被譽爲“有千種用途粘土”的膨潤土分佈在本市永和、大寧、吉縣。全市原煤産量占全省8.3%,洗精煤産量占全省22.1%,機焦産量占全省32.5%,生鐵産量占全省37.2%,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資源:臨汾市植物資源豐富,除農作物外,現已調查到的種子植物有606種,分屬97科、386屬,占全省植物區系總種數的62.1%,總科數的81.7%,總屬數的79.3%。在植物分佈上,東南山區丘陵地帶以油松和華山松佔優勢;東部山地以沙棘、荊條等次生灌草叢植被爲主;太嶽山區以油松、遼東櫟林及次生灌草叢植被爲主;臨汾盆地以冬麥、棉花等農作物栽培爲主;呂梁山以油松、白皮松、遼東櫟林及次生灌叢植被爲主;西部黃土殘原丘陵植被區以灌叢和草叢爲主。臨汾森林面積較爲貧乏,2005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積1.36萬公頃,2005年末,全市森林覆蓋率26.3%。其中,天然林面積36.98萬公頃,人工林面積36.98萬公頃,木材蓄積量86.58萬公頃,天然草地面積51萬公頃。
    臨汾市野生動物種類豐富,陸棲脊椎動物300餘種,占全省總種數的74%,其中,鳥類243種,獸類45種,爬行類8種,兩栖類4種,分別占全省總種數的81.1%、6l%、44.4%和29%。在全市動物種類中,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白鶴、黑鶴和褐馬雞3種;二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原麝、大天鵝、鴛鴦;三類保護動物有青羊、大鴇、金雕、玉帶海雕等。

投資重點區域 /產業

·                                  

重點鼓勵項目

 

生 產 要 素 成 本(平 均 價 格)

項目

分類

平均價格(¥)

勞 動 力 工 資

管理人員(大學)

/ 月

普通工人(中學)

/ 月

電 費

居民用電

/ 度

工業用電

/ 度

大工業用電

/ 度

水 費

工業用水

/ m3

天 然 氣

民用

/ m3

工業用

/ m3

用 地

(註:一畝 =  666.67平方米)

廠房

(月)       / m2              / m2

寫字樓

(月)       / m2              / m2

土地

             / m2       / 畝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