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大同
 

名稱

大同市

面積

14113平方公里

人口

307.4萬

    

地區簡介

大同市是國家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戰國屬趙,漢置平城縣,北魏建都,唐開元十八年(西元730年)置雲中郡和雲洲。遼重熙十三年(西元1044年)於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西元1048年)置大同縣附郭。自此,大同縣名沿用未改。吸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爲大同府治。抗日戰爭時期分設東、西大同縣。1949年5月解放後,大同城區建爲大同市,屬察哈爾省。1952年11月重歸山西省。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銷,與大同市合併,並將雁北行署下轄的部分縣劃歸大同市。現轄有開發區、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等5個區和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左雲縣、大同縣等7個縣。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最北端,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地理座標爲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之間。礦產資源頗爲豐富,旅遊資源聲譽中外,工業基礎比較雄厚。全市國土總面積14112.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1400米之間, 最高峰是陽高縣六棱山主峰黃羊尖2420米,最低處爲靈丘縣冉莊河558米,市區海拔1000 米。境內地貌類型複雜多樣,山地、丘陵、盆地、平川兼備。土石山區、丘陵區占總面積的79%。西北部山脈屬陰山山脈和呂梁山脈,主要有雙山、二朗山、雲門山、采涼山等;東南部山脈屬太行山脈,主要有恒山、太白山、六棱山等。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最高處爲陽高縣境內六棱山黃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處爲靈丘縣境內花塔村冉河出口處(海拔558米)。桑乾河自西南向東北橫貫全市,形成了周圍高、中間低、兩山夾一川的槽型盆地。除桑乾河外,境內主要河流還有屬海河水系的禦河、南洋河、壺流河、唐河和屬黃河水系的蒼頭河。全市總人口284.8萬人,農業人口占60%左右。 本市有蒙、滿、回、藏、苗、朝鮮等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99.6%。 

未來___年發展規劃

 

人居環境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地理座標爲東經112°34′到114°33′,北緯39°03′到40°44′之間,平均海拔1056米。北以外長城爲界,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 忻州地區相連,東與河北省相接。大同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春夏秋涼爽,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3.6-7.5℃,最冷月爲1月份,平均氣溫是-11.3℃。

區域優勢

北以外長城爲界,與內蒙古自治區豐鎮、涼城縣毗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 忻州地區相連,東與河北省陽原、淶源、蔚縣相接。大同市歷史悠久、地勢險要,爲三晉北方之門戶、首都北京之屏障,系陝、蒙、冀捷徑之必由之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古戰場之稱,曾爲一代京華、兩代陪都、四朝重鎮。本市地處晉、冀、蒙交界處,是聞名全國的"煤都"。區位條件比較優越,交通通信較爲便利。

產業優勢

【經濟發展概況】    2003年,大同市生産總值達到251.54億元,比2002年增長13.2%。財政總收入36.2億元,增長23.0%;一般預算收入13.2億元,增長16.5%。固定資産投資83.1億元,增長4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3億元,增長14.8%。外貿進出口總額7573萬美元,增長5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0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1975元,增長6.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69‰以內。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優勢産業發展良好。  按照全市“3122”調産規劃,2003年大同市共安排重點工業調産專案186項,總投資457.5億元,其中,已建專案達産達效的35項,完成投資15.6億元;在建專案竣工投産的23項,完成投資28億元;新建專案竣工14項,完成投資6.8億元。同時,按照“工業強市”戰略和傳統産業新型化、新興産業規模化的發展思路,推出了全面實施“6656”工程的新舉措,並相繼出臺了實施意見和優惠政策,加快了六大骨幹産業群體建設的進程。大唐雲岡2×200兆瓦供熱發電機組、晉能集團大同能源發展公司7、8號機組熱電聯産改造、新大鋼鐵50萬噸鋼坯、靈丘宏偉礦業鐵礦綜合加工、大同機車廠受電弓、阿拉賓度6APA及7ACA生產線(一期)等10多個專案已竣工投産,塔山工業園區年産1500萬噸礦井、國電電力2×600兆瓦發電機組(二期)、左雲2×500兆瓦煤矸石自備電廠、大齒集團重型車變速箱、同嘉鋼鐵100萬噸鋼配套、廣靈精華化工公司2萬噸鎂合金壓鑄件等專案正在加緊建設,騰龍集團410萬噸水泥、晉能大同公司2×135兆瓦熱電聯産機組、同煤集團4×50兆瓦、陽高2×50兆瓦煤矸石電廠、科林實業曲軸生產線等專案即將開工建設。此外,總投資100億元的平型關電廠4×600兆瓦發電機組專案投資協定簽訂,總投資250億元的國家電力湖東電廠6×600兆瓦、廣靈電廠4×600兆瓦工程項目正積極謀劃運作。

商貿服務業按照建設“北方商埠”的思路,轉變經營理念,推行現代流通方式,促進了全市商品貿易的穩步增長。旅遊業圍繞建設“旅遊勝地”目標,建設了火山公園、北魏鹿苑、六棱山景區等一批新的主題公園和旅遊區,成功舉辦了第四屆雲岡旅遊節。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市個體工商戶數達3.6萬戶,註冊資金6.4億元,上繳稅金1.9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12.0%、4.5%和16.4%,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25%。

    國企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快。  積極推動優勢企業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聯合重組。山西橡膠集團與中國藍星公司實行了聯合重組,藍星公司爲3萬噸氯丁橡膠專案投入1億元的資本金,並提供4.5億元的銀行貸款擔保;雲岡水泥集團加入中國建築材料集團,中建公司爲日産2000噸水泥專案籌措全部2.5億元建設資金;大興鋼鐵有限公司與嘉恒(香港)新技術産業有限公司重組合資成立了同嘉鋼鐵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年産鋼鐵雙百萬噸專案。採取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辦法,推動困難企業改革脫困。大同糖業(集團)公司破産後,被包頭華資實業公司整體接收並組建新的公司,解決了800多名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同力橡膠廠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與大同紅旗餐飲有限公司聯合重組,組建大同迎賓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廣靈力生紙業公司採取融資租賃的辦法,與民營企業浩海集團共同組建浩海集團紙業有限公司。全市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了85%左右。對外開放取得了明顯成績,全市進出口總額提前3個月完成了省下達計劃;全年招商引資總額達到104億元,其中引進國外資金25.7億元,省外資金67.1億元,省內資金11.2億元。

    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勢頭強勁,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2003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69.8萬噸,農村經濟總收入增長16.3%,肉、蛋、奶總產量分別增長18.2%、36.7%和121.4%,鄉鎮企業增加值增長8.3%。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形成一定規模,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穩步推進。全市共完成生態建設任務14.9萬公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年;建成奶牛園區23個,新增養羊專業村57個,圈舍養羊量達7.7萬隻,奶牛存欄和羊飼養量分別增長了117.8%和7.8%,畜牧業産值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左右。龍頭企業建設力度加大,産業化經營邁出新的步伐。全市重點抓了23個龍頭企業專案,全年完成投資1.2億元。夏進乳業、雁門關綠色肉業、平型關苦蕎、森彙隆牧草、天鎮聯發科技、浩海紙業等專案建成投産,20個農產品獲得國家綠色認證,訂單農業已發展到1.3萬公頃。農業生産條件進一步改善。冊田水庫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完成,全市新增農業節水面積4666.7公頃,禦河中水調蓄工程、雲岡峪採煤廢水回用工程竣工蓄水,又有16.1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得到解決。以移民搬遷爲重點,大力實施“四大溫飽工程”,全年共搬遷7813人。全市農村有8.4萬人基本達小康,2.3萬人達寬裕型小康。農村稅費改革“三到戶”工作基本完成,改革後全市農民負擔總額比前5年平均額減少67.5%。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  2003年,全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和檔次都是近年來少有的。城市建設重點實施了“1111”工程,共完成投資近8億元,除友誼南街外,新開南北路、新勝東西街、南環路、濱河西路等10條道路全部完工,禦河園建設已完成“三通一平”及主要景點主體工程建設,永泰航空廣場地下主體工程及部分地上建設專案已經完成。此外,還安裝各種高檔路燈1125套,新增綠地144公頃,城市公共綠地覆蓋率達到了26.8%。開發區汙水處理廠建成運營,東郊、新榮等汙水處理廠、大同飛機場建設進展順利,大同歷史文化名城環境整治規劃和重點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編制完成,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市完工道路里程1111.8千米,完成投資9.2億元,其中農村公路建設完成1075.4千米,是2002年的2.9倍。得大(得勝門——大同)高速開工建設,環城高速即將開工,威海——烏海高速(大同段)專案前期規劃論證已經結束,大靈(大同——靈丘)、洗朔(廣靈洗馬莊——朔州)等4條縣際公路工程勝利完工;國債補助通鄉油路、“村村通”工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241個村通水泥(油)路。靈丘22萬伏變電站專案已竣工運營。

    市場經濟秩序得到進一步整頓和規範。  工商部門共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6431件,質監部門查獲假冒僞劣産品貨值2200萬元,衛生部門取締違規從業單位42戶,稅務部門清理欠稅2.75億元,文化部門處罰違規經營網吧68家;安全生産部門共查處各類事故隱患5000多條,責令停産停業整頓單位230多家,處理有關責任人181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快,分四批取消、下放、轉移480項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2.2%;政務審批中心的審批事項辦結率達99.8%;大同市到11個縣區的遠端會議系統開通。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成績顯著,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  2003年,全市有3.3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得到了安置,其中分流安置下崗職工1.8萬人,政府爲“4050”人員購買公益性勞動崗位3500個,建成了17個街道(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兩個確保”政策穩步實施,養老保險的征繳率、撥付率、社會化發放率都達到100%。自收自支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入養老保險工作全面啓動。參加農村社會保險人員達到10.1萬人,共積累農保基金2200萬元。失業保險參保統籌覆蓋率和醫療保險統籌覆蓋率分別達95%和72.1%。全市有6.9萬戶、17.1萬人享受了低保。
第三産業整體推進   作爲全區支柱的第三産業,以市場爲導向,因勢利導,因企制策。煤炭運銷業強化管理降成本,擴大市場增運量,累計完成稅收3200萬元,占全區稅收比重的20.8%。商貿餐飲業努力克服“非典”造成的衝擊,創品牌,抓特色,上規模,上檔次,實力進一步壯大,雲岡國際酒店、金帝商廈等幾家大型企業相繼投入運營;街道經濟涵養稅源謀發展,拓寬渠道抓稅收,把社區服務業作爲街道經濟新的增長要素來全力扶持,收到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年街道系統累計完成稅收3070萬元,增長79%。加強市場建設。對12個大型集貿市場進行完善和規劃,一個佈局合理、效應可觀、方便居民、服務周全的市場網路已初具雛形。

    工業經濟運行平穩  不斷提升第二産業的整體水平。按照全市“工業強市”的總體要求,2003年,煤炭企業加強礦井技術改造,強化安全防範措施,確保安全生産。全年生産原煤129萬噸,實現稅收1216萬元,增長28%;二輕工業企業圍繞“企業增效、政府增稅、職工增收”的思路,採取多種形式實施改革。陶瓷廠、造紙廠、印刷廠等一批改制企業已初步遏止頹勢,顯現生機。建築業面對土地進入市場所帶來的挑戰,一手抓市場,一手抓質量,穩步發展,完成建築業産值5905萬元,增長3.2倍。

    重點專案進展順利。  2003年,新建專案實施情況良好,投資1.2億元的貴都金帝購物廣場、投資200萬元的海風俱樂部、投資9500萬元的金龍大廈、投資1億元的北方電器商廈全部建成投入運營,投資1.2億元的山西浩海大廈也完成了主體工程。重點專案的順利實施,極大地增強了全區經濟的發展後勁。

資源優勢

大同市共有森林42萬畝,牧坡草地面積480331畝。大同野生植物種類較少,主要爲禾本科、豆科草類,麻黃、甘草等野生藥材植物及石竹、山丹、飛燕草、野菊、紫菀、唐松草、黃刺玫等野生花卉植物。大同野生動物資源約有二百多種,其中鳥類約160種,獸類約30種。
    大同市土地廣闊,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穀子、蓧麥、春小麥、黍子、馬鈴薯、胡麻、黃花菜、黃芪、甜菜、向日葵和蔬菜、瓜果等。 
    大同市礦藏資源豐富,是我國著名的"煤鄉",煤炭儲量大、質量好、熱值高,已探明的煤炭總儲量達376.9億噸,是我國重要的優質動力煤生産基地。境內地下礦藏還有鐵、銅、鋁、鋅、磷以及石灰石、雲母、石墨、大理石、花崗石等。 
    大同市境內現存古建築、古墓葬、古遺址2萬餘處,其中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0餘處。馳名中外的主要有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開鑿的雲岡石窟;現存的惟一的遼代木構建築上、下華嚴寺;九龍壁;陽高"許家窯人"遺址;北嶽恒山;懸空寺;渾源圓覺寺磚塔;天鎮慈雲寺;靈丘覺山寺等。此外,北魏馮太后永固陵、孝文帝虛宮萬年堂、漢代白登之戰遺址、觀音堂、古長城等都是極爲珍貴的文化遺産。

投資重點區域 /產業

 

重點鼓勵項目

 

生 產 要 素 成 本(平 均 價 格)

項目

分類

平均價格(¥)

勞 動 力 工 資

管理人員(大學)

/ 月

普通工人(中學)

/ 月

電 費

居民用電

/ 度

工業用電

/ 度

大工業用電

/ 度

水 費

工業用水

/ m3

天 然 氣

民用

/ m3

工業用

/ m3

用 地

(註:一畝 =  666.67平方米)

廠房

(月)       / m2              / m2

寫字樓

(月)       / m2              / m2

土地

             / m2        / 畝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