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黃石
 

 

名稱

黃石市

面積

4583平方公里

人口

255萬

    

地區簡介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和國務院批准的沿江開放城市,2007年被評爲全國百強城市之一,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水環境治理人居環境專案範例獎、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稱號。全市現轄大冶市、陽新縣和黃石港區、西塞山區、下陸區、鐵山區四個城區及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總人口255萬,其中市區面積233平方公里,人口67萬。黃石有著深厚的工業文化底蘊和雄厚的工業基礎,素有“青銅故里”、“鋼鐵搖籃”、“水泥故鄉”和“服裝新城”之稱。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紡織等14個主導産業,共有5家公司在滬、深兩市挂牌上市,擁有東貝壓縮機、勁酒等一批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作爲長江經濟開發帶的重要支點、武漢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鄂東區域經濟龍頭,黃石市正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07年全市地方生産總值增長1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3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外貿出口增長22.9%;財政收入增長26.9%。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北側,爲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臺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爲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爲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爲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灣,下迄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還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馬湖、葛湖、荊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爲陽新境內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內陽新長81公里。
  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內岩溶地貌發育,溶洞衆多,很多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崗地坡度一般較爲平緩,沿江一帶標高較低。
  市區形狀呈“入”字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風光綺麗的磁湖鑲嵌市區中心。有東方山、西塞山、飛雲洞等旅遊景點。磁湖面積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區中心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市區城市建設用地一般在海撥18-50米之間。
  黃石市地質條件較好,地耐力一般較高,除個別軟土層低於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間。地下水含量豐富,工程地質性質良好,這些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利條件。
  黃石地震設防烈度爲6度。

未來___年發展規劃

 

人居環境

黃石地處中緯度,太陽輻射季節性差別大,遠離海洋,陸面多爲礦山群,春夏季下墊面粗糙且增濕快,對流強,加之受東亞季風環流影響,其氣候特徵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能豐富,雨量充沛,爲典型的亞熱帶東亞大陸性氣候。黃石年平均氣溫17℃。最熱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無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時,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時數的31℅-63℅。境內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爲每秒2.17米。全境氣候溫和、濕潤,冬寒期短,水熱條件優越,有利農作物生長。但由於大氣環流、地形、季節變換,氣候各要素年際、年內變化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強風、伏秋連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

區域優勢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東北臨長江,與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縣,西南與咸寧市、通山縣爲鄰,東南與江西省武寧縣、瑞昌縣接壤。境內村村通公路,對外通往全國各地,滬蓉高速公路橫貫市區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寧滬;武(昌)黃(石)九(江)鐵路,東連浙贛線,西接京廣線;水路依託長江可出海對外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產業優勢

利用外資穩步回升
一季度,全市共實施招商引資專案137個,總投資379.64億元,當年實際到資17.73億元。新簽約專案44個,總投資100.67億元。全市實際利用外資8020萬美元,完成年度目標26.7,繼續保持全省第二位。
  今年以來,全市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各駐外機構共組建了71個招商小分隊,其中58個招商小分隊在春節前後奔赴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等沿海發達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共聯繫拜訪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航空集團、中糧集團、寶成集團、沃爾瑪中國區總部、大連萬達集團等100多個重點客商和各類商會,跟蹤洽談了臺灣隆成集團童車生産專案、TCK前邦新型建材生産專案、滬士電子銅箔及印刷電路板生産專案、瑞視光電觸摸屏製造專案等32個億元以上重點專案。
外貿出口降幅收窄
3月份,我市預計完成出口1.26億美元,今年前三個月降幅與去年6月份之後全市月出口持續大幅下滑相比,恢復性增長態勢明顯。在出口額降幅收窄的同時,我市出口結構也不斷優化,一季度我市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達到71.2。同時,一季度我市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達到56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家,隨著二季度到來,我市鋼及鋼材出口還會進一步增長,服裝出口也會有所回升,新增出口企業開口和以外經促外貿作用顯現,二季度出口有望實現止跌回升態勢。

資源優勢

黃石風景優美,襟江環湖,山川形勝,秀甲江南。城中有湖,湖畔有山,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譽。黃石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軍事古塞西塞山、古礦冶遺址銅錄山、佛教聖地東方山、風情萬種仙島湖等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景區。

黃石市水資源十分豐富,長江流經黃石市東北邊境,境內河港、湖泊縱橫,水庫星羅棋佈,全市水資源總量42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8億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00萬噸,可充分保證工業及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價格:2.19元/噸;生活用水價格:1.79元/噸;經營用水價格:2.39元/噸,以上價格含基本水價、水資源費、排汙費等。
     黃石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享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全市已發現的礦產有能源、金屬、非金屬、水氣4大類,計76種,已探明儲量的有37種。其中金、銅、鉬、鈷、鍶、矽灰石等14種礦產儲量居全省首位。鐵、銅、金、煤、石灰石等是黃石的優勢礦產。尤其是石灰岩、白雲岩找礦前景看好,且遠景規模大,質量好,宜露天開採。天青石、熔結凝灰岩等礦產尚未開發利用,品種配套程度高,潛在經濟價值大。全市礦產資源保有儲量潛在經濟價值(不含延伸加工)達4000餘億元,有利於依託本地資源形成鋼鐵、有色金屬和建材工業爲主體的系列產品。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的長江中游南岸,由幕阜山地向長江沖積平原延伸的丘陵地帶,具有土地類型多樣、山多平地少、難用面積大的特點。東西長約88.3公里,南北寬約91.6公里,行政區內土地總面積458285.3公頃,占湖北省土地總面積的2.465%,人均土地面積僅0.1833公頃(合2.75畝)。2003年末,耕地面積108085.60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3.59%,人均耕地爲0.646畝,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8畝)和市人民政府公佈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764畝),僅相當於全省人均水平1.18畝的54.75%;園地10541.4公頃,占總面積的2.30%;林地129527.3公頃,占總面積的28.26%;牧草地44.83公頃,占總面積0.01%;其他農用地39238.6公頃,占總面積的8.56%;居民點及工礦用地33509.5公頃,占總面積的7.31%;交通運輸用地1737.1公頃,占總面積的0.38%;水利設施用地8265.6公頃,占總面積的1.80%;未利用土地84295.9公頃,占總面積18.4%;其他土地43039.4公頃,占總面積的9.39%。從地形上看,有丘陵、平原、崗地和低山,以丘陵爲主,占總面積47.88%,其餘依次爲平原、低山、崗地。
    [耕地面積]
    據《湖北通志》民國21年(1932年)和民國26年(1937年)《湖北年鑒》載,大冶縣有耕地面積67萬畝。1949年全市耕地面積爲79.98萬畝(大冶縣75.74萬畝,市效區4.24萬畝),人均1.85畝。1955年增至87.96萬畝(其中大冶縣83.30萬畝)。出於本地區工礦企業的發展大量佔用耕地,人口增加私人建房佔用耕地,及水土流失造成耕地減少,1955一1985年的26年間,全市耕地減少15.65萬畝,年均減少耕地6024畝。1984年成立市土地局後,對耕地佔用實行控制,年控制在2000畝之內。農村實行聯産承包改革後,經過墾荒、複墾和土地詳查,1985年全市耕地879239.9畝(大冶縣807992畝),人均0.71畝。2003年末,耕地面積108085.60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3.59%,人均耕地爲0.646畝,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8畝)和市人民政府公佈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764畝),僅相當於全省人均水平1.18畝的54.75%。
    [土地資源利用]
    (1)土地人口負荷量大,人口密度高。黃石地區土地總面積占全省土地點面積的2.465%,耕地面積全省耕地總面積的1.12%,而人口卻占全省人口總數的2.53%,2003年末,我市人口密度爲546.82人/平方公里,高於全省322.10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人均耕地佔有量0.646畝,低於全省1.18畝的水平。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815人,爲全省人口密度的2.5倍。全市農業人口、勞動力平均佔有耕地比全省平均水平低,而有效灌溉面積率爲61.36%,比全省高9.67個百分點,旱澇保收面積率達67.94%,比全省多11.1個百分點,每畝耕地使用農藥量、每畝耕牛勞役耕地等指標均優於全省,本地區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高。同時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度最高,土地利用的組合類型達六種。
    (2)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度高,便於全方位開發利用。從土地利用結構看,我市各類土地均有分佈,而且比例總體上分佈比較合理,有利於對土地全方位的開發利用。
    (3)土地利用區域性差異明顯,適合組織專業化、規模化、商品化生産。我市耕地多分佈在平原、崗地、低丘和谷地,園地主要在沿江、沿河兩岸分佈,林地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區,獨立工礦主要集中在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丘陵地帶,城鎮則多依江、河、湖、泊、公路而建。經過長期的土地開發利用,土地利用功能的區域差異十分明顯,大致可分爲北部沿江城市工業區、中北部礦產資源開發區、西部農林牧場特立體農業區、西北漁糧産區、富河沿岸平原崗地農業綜合區和南部山丘谷地農林區六大區域。這種明顯差異分佈,有利於組織專業化、規模化和商品化生産。
    (4)黃石市建成區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城市用地受自然地貌和行政區劃制約。建成區工業用地比重大,商住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和綠化用地比重小。工業及倉儲用地占48.42%,超過合理用地結構(20-25%)28.4-23.4個百分點。實施山水園林大城市規劃的城市用地受到自然山水與行政區劃的制約。
    [市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潛力]
    (1)城市外延發展增量土地開發利用潛力較大。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至2010年城市增量用地的土地開發利用潛力爲1604公頃(不含行政區域外用地),能滿足建設山水園林大城市規劃時間段的用地需求。
    (2)城市建設存量土地開發利用潛力較低。根據地籍調查等專項調查資料和城市總體規劃,至2010年城市存量用地的土地開發利用潛力僅157.72公頃,其中閒置土地32.78公頃,土地利用率低的土地68.97公頃。“退二進三”可騰出土地51.97公頃。
     黃石地區的長樂山三疊系地層中有魚化石,金山店等地石灰岩一、二疊系地層中普遍有腕、珊瑚化石,石龍頭地區有豪豬、大熊貓、野豬、中同鬣狗、東方劍齒象、中國犀牛、斑鹿等化幫石,表明在兩億年前黃石地區有軟體動物活動,在四五十萬年前有脊椎動物活動。由於滄桑變遷,有些古代動物不復存在,但豪豬、野豬、虎、豹、狼等動物繼續生存。
    飛禽類有:喜鵲、烏鴉、雁、乳燕、野雞、野鴨、麻雀、八哥、鷹、嗓靈、鵪鶉、鷺鷥、白鶴、鴛鴦、風雀、哇子、斑鳩、銅嘴、水鷗、綠翠、秧雞、咚雞、鷂子、麥鵲、姑惡、黃鸝、撈屎雀、啄木鳥、叫天子、水眯子、八當子、梟(貓頭鷹)、鸕(魚鷹、水老鴉)、布穀鳥(子規、杜鵑)、強漢、湯地、天鵝等。

    走獸類有:虎、豹、野豬、豪豬、野狗、紅毛狗、野貓、野兔、豬獾、狗獾、鹿麂、獐、水獺、麝、刺猥、黃鼠狼等。
    爬行類有:眼鏡蛇、五步蛇、金環蛇、銀環蛇、王跎、雞公蛇、風沙蛇、蒲扇蛇、竹根蛇、四腳蛇(豬婆蛇、蜥蜴)、癩母蛇(土主婆)、水蛇、穿山中、壁虎(守官)、青蛙、癩蛤蟆、烏龜、鼈(腳魚)等。
    魚類有:鰣魚、花鰍、花班沙鰍、大鱗泥鰍、泥鰍、黃魚、江黃叉尾黃?魚、光澤黃?魚、鰍黃沙鱔、圓尾鬥魚、烏鱔、刺鰍、鯰魚、八須、針魚(?魚)、黃鱔、鱖、長體鱖、大眼鱖、鬍子鯰、鰻鱺、長江銀魚、大銀魚、吻蝦虎魚、粘皮蝦虎魚、刺鮑、瓣結魚、華鯪、鯉、鯽、黑鰭、俠刺鱗鱗、麥穗魚、棒花魚、中華細鱖、赤眼鱒、油鮫、黑尾鱸、紅鰭鰉、高體近紅鰉、擬尖頭紅鱗、翹嘴紅鱗、銀飄魚、寡鱗飄魚、圓吻鯝(湖北)、紅鱗斜頜鯝、興國紅鯉、荷包鯉源江鯉、荷源鯉、南方馬口魚、鯇魚、青魚、草魚、似?魚,蒙古紅?、青梢紅?朗、寡鱗皮、鱅魚、鰱魚、團頭魴、長春鯿。

    底棲類有:田螺、湖螺、釘螺、錐實螺、黃蜆等。
    貝類有:褶紋蚌、無齒蚌、長桃蚌、三角帆蚌、珍珠貝、厚殼貝等。
    甲殼類有:蝦、螃蟹等。
    兩栖類有:青蛙等

    昆蟲類:有蚯蚓、蜜蜂、蜻蜓、蜈蚣、蠍、蟋蟀等.

投資重點區域 /產業

 

重點鼓勵項目

 

生 產 要 素 成 本(平 均 價 格)

項目

分類

平均價格(¥)

勞 動 力 工 資

管理人員(大學)

/ 月

普通工人(中學)

/ 月

電 費

居民用電

/ 度

工業用電

/ 度

大工業用電

/ 度

水 費

工業用水

/ m3

天 然 氣

民用

/ m3

工業用

/ m3

用 地

(註:一畝 =  666.67平方米)

廠房

(月)       / m2              / m2

寫字樓

(月)       / m2              / m2

土地

             / m2        / 畝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