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汕尾
 

名稱

汕尾市

面積

8271平方公里

人口

329.86萬

    

地區簡介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在北緯20.27—23.28 和東經114.54—116.13之間。東鄰揭陽市,同惠來 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 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與香港隔海相望。陸域界 線南北最寬處90千米,東西最寬處132千米,總面積5271平方千米,(不含東沙群島1.8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2.93% 。大陸岸線長302千米,占全省岸線索長度9%;轄內海域有93個島嶼、10個港口和3個海湖。全市沿海200米等深線索內屬本市所轄海洋國土面積 2.38平方千米,占全省海洋國土的14%。
   
汕尾市戶籍人口總戶數69.05萬戶,總人口329.86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2.18萬戶和6.63萬人。其中,女性人口158.25萬人,增加3.31萬人;男性人口171.61萬人,增加3.32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爲625.8人/平方公里。 
    汕尾市居住人口分屬於3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數的99.91%,其他34個少數民族人口7000多人,約占總人口的0.09%。除海豐縣鵝埠鎮上北紅羅村有200人屬聚居外,其餘7000多人屬於散居人口,主要分佈在重點城鎮和部分經濟比較富裕的農村。在各少數民族中超過100人的有壯族、佘族、黎族、土家族、瑤族、苗族,壯族人口最多達1482人。這些人口大部分從外省因工作調動或婚嫁遷入汕尾市、省內遷入者也不少。

未來___年發展規劃

 

人居環境

氣候 汕尾市地處祖國大陸東南部沿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其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熱,夏長冬短,春早秋遲;秋冬春旱,常有發生,夏澇風災,危害較重。
  汕尾市氣候溫暖,多年年平均氣溫爲22℃左右,年平均最高氣溫26℃左右,年平均最低氣溫19℃左右,水稻安全生長期約260天左右。境內雨量充沛,多年年平均降雨量爲1900~2500毫米,最多年的年雨量可達3728毫米。雨熱同季是汕尾市氣候特點之一,雨季始於3月下旬到4月上旬,終於10月中旬;每年4~9月的汛期,既是一年之中熱量最多的季節,又是降雨量最集中的季節,占全年總降雨量85%左右。全市光照充足,多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爲1900~2100小時,日照百分率爲44~48%,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120千卡/平方釐米以上,光合潛力每1畝約7400公斤。

區域優勢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在東經114°54′~116°13′,北緯22°27′~23°28′之間。東臨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鄰;南瀕南海。陸域界線南北最寬處90公里,東西最寬處132公里,總面積5271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2.93%;大陸沿海岸線長302公里(不含島岸線),占全省岸線長度的9%;轄內海域有93個島嶼,12個港口和3個海湖。

產業優勢

工業形成了以輕工業爲主,資源加工工業和現代化電子工業並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工業體系。全市工業總產值2008年工業總產值570億元,比增24.0%,目前,全市形成了以電子、家俱、飲料、服裝、制鞋、化工、工藝等多種行業爲支柱産業的工業體系,擁有投資2.5億港元的信利電子工業城等一批主要工業專案。

  今日汕尾 ,農業依靠政策和科技,加大資金投入,加快了農業化進程,創建了糧食、林、果、菜、水産、畜牧、蔬菜等"十大"三高農業基地,新辦了農副產品流通市場65個,進一步完善了農產品的流通體系,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07.5億元,比增18.0%。合同吸收外資4.14億美元,比增3.0%,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2.56億美元,比增26.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億元,比增24.0%。農業總產值106億元,比增6.0%。三次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2007年的18.5∶46.5∶35調整爲18∶47∶35,全年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爲6.2%、63.7%和3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0元,人均消費支出8247元,分別比增15.6%和6.8%。農民人均純收入4790元,比增12.1%。萬元GDP能耗控制在0.546噸標準煤以內。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交通、能源、市政建設等基礎設施,已有長足的發展,改變了過去"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飲水不清"的落後狀況,交通方面,新建一批地方公路和上等級公路,通車里程達2165公里,通車密度爲46.1公里/平方公里,實現了100%的鄉鎮 和95%以上管理區通汽車;新建和擴建了兩個5000噸級泊位碼頭,港口碼頭吞吐能力大幅度提高。通信方面,全市現有電話交換機32萬門,比建市前增加了22倍,開通了10萬多戶移動電話和12萬多門無線尋呼通信終端,1994年底,該市已進入全國郵電通信先進百強市行列。

  能源建設方面,新建擴建一批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廠,全市發電裝機總量14萬千瓦,年發電量達6.9億度。全市日供電量比1987年增長6.1倍。市政建設迅猛發展,從過支僅有3條馬路、住宅多爲無規劃私建,到一批現代化的高層建築拔地而起,擁有汕尾大道等27條(段)高級道路。
工業經濟欣欣向榮

  汕尾市把工業作爲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和加速了工業的發展。汕尾建市以後,以"三資"、"三來一補"企業、鄉鎮企業爲突破口的工業建設全面拉開。從此,汕尾的工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穩定發展的時期。目前,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工業專案已在汕尾紮根、開花、結果,形成了以電子、家電、服裝、食品、飲料、制鞋、化工、工藝等多種行業的工業體系。1998年,全市工業産值103億元,比1987年增長16.8倍。

  海洋經濟方興未艾

  汕尾市位於粵東沿海,水域遼闊,水産資源豐富。內陸江河縱橫,塘庫密集,各類天然水域面積1.39萬公頃,其中可供淡水養殖面積1.30萬頃。有碣石、紅海兩大海灣,海岸線長達302公里,大小島嶼92個,島岸線長45公里,面積2.92平方公里,大陸架內海域面積2.39平方公里,是海捕漁船的主要作業場所。10米深等深線內淺海、灘塗6.96萬公頃,其中可供海水養殖面積3.30萬公頃,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有2.11萬公頃。主要的海洋經濟水産品種有20種。海洋漁業是汕尾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産業,全市擁有10個港 口,其中汕尾、甲子港是國家外貿口岸和國家一級漁港,碣石、馬宮港是國家二級漁港。汕尾市海、淡水養殖業發展迅速,開發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水産養殖的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産已初具雛型,經濟實體迅速發展,經營範圍不斷擴大,形成了20個海水養殖基地和18個淡水養殖基地,基地面積2.3萬公頃。

  海捕業發展迅速,年平均投入更新改造漁船等專案的資金近1億元,漁船功率、噸位逐年增加,捕撈技術不斷改進,捕撈能力不斷提高。

  此外,漁港後勤配套不斷完善,漁港功能進一步得到改善,爲漁業生産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海洋綜合管理也取得了較大突破,逐步走上法制軌道。

農業經濟碩果累累, 汕尾市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雖以農業爲主,但農業生産力水平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才得到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尤其是1988年以來,汕尾市按照"農業要增産、農民要增收、農村經濟要發展"這個目標,緊緊圍繞發展"優質、高産、高效"農業這一主題,加快了農業的産業化、現代化進程,建成了優質水稻、優質茶葉、優質水果、 "兩魚"(甲魚、鮑魚)、禽畜、蔬菜等集約化、規模化"三高"農業産品基地,形成了農工貿、産供銷一體化的格局,摸索出"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形式。1998年農業總產值比1987年增長183.3%,每年平均增長9.9%。
    全年全市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0.41萬公頃,總產51.32t,與上年相比,面積增加311公頃,總產減少1.02t。其中水稻種植面積6.64萬公頃,總產34.17t,與上年相比,面積增加253公頃,總產減少9100t2005年糧食減産主要是早稻減産,減産的原因爲:受春旱影響,春插受阻,插秧季節比常年推遲一個季節,秧苗超齡,禾苗前期生長量不足、分蘖少、苗數不足、有效穗少、穗小粒少;早稻抽穗揚花期、灌漿期遇到6月份連續的強降雨天氣,水稻抽穗揚花授粉和灌漿受到嚴重影響,水稻結實率下降,千粒重降低,秕穀多。水稻受災面積大。據統計,全年全市早稻受災面積1.01萬公頃。在遭遇嚴重自然災害情況下,糧食生産能保持基本穩定,主要措施:一是切實抓好耕地保護,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各級農業、國土資源部門強化責任、加強協作,認真貫徹落實耕地保護各項制度和措施,嚴格執行土地“六不報批”和基本農田“五不准”規定,加強對基本農田的監管和責任考核,依法保護基本農田,確保了省下達的6萬公頃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不下降”。二是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産科技支撐能力。2005年,大力推廣普及高産優質高效良種,對糧食生産結構進行優化整合。水稻重點推廣粵香占、綠黃占、粵豐占、茉莉占、豐絲占、華航1號、豐優絲苗、豐優998、博優998、秋優998等,優質稻播種面積占水稻總面積的82%。大力發展優質薯類生産,優化玉米品種。據統計,全年推廣水稻良種18個、蕃薯品種8個、玉米品種5個。全市推廣水稻抛秧2333公頃,薄膜育秧6334公頃,旱育稀植1.5萬公頃,規範化栽培7.35萬公頃,因土配方施肥6.65萬公頃。三是切實抓好種糧直補政策的落實。

資源優勢

水産、礦產、水力和動植物資源得天獨厚。汕尾水産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是廣東省著名的漁場之一。龍蝦、膏蟹、鮑魚、魷魚等名貴水産種類繁多,漁業産值居全省之首。境內魚、蝦、蟹、貝、藻類齊全,漁業生産已有數百年歷史。 一般具有捕撈價值的魚類達200多種。大量生産的有藍園參(池魚)、海鯰(赤魚)、竹夾魚、鮎魚、大眼鯛 (目鰱)、大甲參、石斑等。甲殼類有墨吉對蝦、近緣新對蝦等。貝殼有近江牡蠣(蠔)、翡翠貽貝、藍蚣等。藻類有廣東紫菜、鵝掌茶等。

  主要有花崗岩石料、石英玻璃砂、高嶺土以及硫鐵礦、鐵、鎢、錫、鉍、銅、鋁、鋅、矽石、水晶石等。高嶺土儲量達8000萬噸,其三氧化二鋁含量大於 40%的約4000萬噸以上。優質石英砂資源更爲豐富,儲量達 2000萬噸以上,含矽量達98%,均具有開發利用的良好條件。

  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蓮藕、茨菇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龍眼、香蕉、柑、桔等29科 42種。香爐桔是汕尾市特有的優良無病苗木材料。

  造船、輕工業和手工業發達,魚鈎暢銷國外。市區三面臨海,依港而立,海運四通八達,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口岸之一。具有亞熱帶海濱獨特風光,有“廣東沿海旅遊黃金海岸”之譽。
    土特産品 [汕尾市區] 海魚、海鹽、龍蝦、膏蟹、鮑魚、魚鈎、大白蝦,槍魚、大魷魚、大白帶魚,各種石斑魚、每年的各種貝殼産值達5億元。 [陸豐市] 海魚 [海豐縣] 海魚、海鹽 [陸河縣] 柿餅、青梅、黃欖

投資重點區域 /產業

 

重點鼓勵項目

 

生 產 要 素 成 本(平 均 價 格)

項目

分類

平均價格(¥)

勞 動 力 工 資

管理人員(大學)

/ 月

普通工人(中學)

/ 月

電 費

居民用電

/ 度

工業用電

/ 度

大工業用電

/ 度

水 費

工業用水

/ m3

天 然 氣

民用

/ m3

工業用

/ m3

用 地

(註:一畝 =  666.67平方米)

廠房

(月)       / m2              / m2

寫字樓

(月)       / m2              / m2

土地

             / m2        / 畝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