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溫州
 

名稱

溫州市

面積

11784平方公里

人口

771.99萬人(2008年)

    

地區簡介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全境介於北緯27度03分-28度36分、東經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間。
     溫州市現轄鹿城、龍灣、甌海3區,瑞安、樂清2市(縣級)和永嘉、洞頭、平陽、蒼南、文成、泰順6縣。有119個鎮、143個鄉,30個街道辦事處,5406個村委會,511個居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駐地鹿城區。
    溫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771.99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43.8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55人。
根據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溫州市少數民族人口11.32萬,占總人口數的1.5%。全市有少數民族45個,其中人口在1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21個。
    全市陸域面積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187平方公里。
    境內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亙有洞宮、括蒼、雁蕩諸山脈,泰順的白雲尖,海拔1611米,爲全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
    主要水系有甌江、飛雲江、螯江,境內大小河流150餘條。溫州陸地海岸線長355公里,有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未來___年發展規劃

——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達到2800億元。人均生産總值達36500元,年均增長11%以上。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5%,達410億元。形成臨港産業、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和優勢輕工産業四大産業群,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R&D經費占GDP比重達到1.5%左右,高新技術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45%。

——城市化進一步推進。構築溫州都市經濟圈,大都市區框架基本形成,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強化,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0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60%以上。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4600億元以上,建設一批樞紐型、功能性、網路化的基礎設施,成爲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步伐加快,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民營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成爲中國民營經濟的先行示範區。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7%,到2010年達170億美元;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0億美元。

 

人居環境

溫州爲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溫度適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3-19.4攝氏度,1月份平均氣溫4.9-9.9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26.7-29.6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間。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間有熱帶氣旋,無霜期爲241-326天。全年日照數在1442-2264小時之間。

區域優勢

 

產業優勢

我市新興産業蓄勢發力,它們“個子”雖然還比較小,但能耐很大、潛力不錯,漸成經濟增長新引擎。市科技局最新資料顯示:上半年,我市生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環保四大新興産業,共實現産值42.21億元,同比增幅過半,達51.13%。
    目前,我市擁有新興産業領域的各類企業213家,位居全省第四位。經歷“金融危機”一役,新興産業的穩健實力得到證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投身科技研發的信心。上半年,全市新興産業企業共投入研發經費8.15億元,同比增長22.01%,尤其是二季度,同比增幅達43.86%。
    加大研發所産生的溢出效應之一,就是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推陳出新,繼而帶來企業銷售業績節節攀高。上半年,新興産業領域的新産品産值達62.12億元,同比增長25.84%,尤其是新産品銷售收入占到企業總銷售收入的7成以上。
    新能源産業代表之一的“華儀風機”,憑藉“在智利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國際口碑,其1.5MW風電機組等産品開始拓展白俄羅斯、巴西、哈薩克斯坦等新興市場,據其最新出爐的年中報告顯示,今年預計風電産值可達14億元;新材料産業代表之一的“華峰氨綸”,今年以來公司相繼推向市場的聚氨酯保溫材料、聚氨酯彈性纖維、超纖合成革等新産品,就爲上半年銷售業績翻番,貢獻了新生力量;環保産業代表之一的偉明集團在核心裝備國產化方面掌握更多的王牌,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HWM二段往復式爐排爐”和“往復多列式垃圾焚燒爐”等核心設備居國際領先水平,攻克了垃圾焚燒設備國產化難題;生命科技産業方面,溫州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産業基礎和科研基礎,中德生命科技園將落戶沿海産業帶。
    産值增長的同時,結構優化的步伐也在加快。正泰太陽能、華儀風電、聚光科技等企業緊扣新興産業發展脈搏,實現華麗轉身,並以龍頭之勢帶動新興産業集群的成長。爲進一步明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方向與路徑,近日,市科技局聯合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在清華大學舉辦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高級研修班,邀請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清華大學等部門和高校的專家授課,並開展新興産業專案對接。來自各相關部門、企業界的60多位學員參加此次培訓班,在學習中瞭解全球大背景下的前沿科技潮流、國家規劃扶持的新興産業領域、各地的産業發展現狀等,由此審視自身、明確未來方向、尋找創新路徑。
    “溫州可以立足已有的特色優勢産業,選擇適合自身能力與需求的新興産業領域,發揮比較優勢,率先佔據新興産業發展的高地。”市科技局局長王北鉸表示,今年將集中力量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把新能源、生物技術、新材料和環保産業等四大領域列爲主攻方向,儘快形成有競爭力的重大科技專項;圍繞國家制定和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的有利時機,謀劃、儲備一批重大專案,爭取國家級和省級重大專案在溫落地。
綜合實力
    2008年溫州實施“政企聯動、克難攻堅”企業服務年活動和 “拓市場、保增長”行動,積極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溫州經濟的不利影響,努力化解産業格局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全市國民經濟總體上處於平穩較快發展態勢,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取得積極的進展,民生狀況進一步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工業經濟
    2008年,事關溫州發展全局的沿海産業帶建設拉開序幕,總體實施規劃編制完成,建設用海報批和規劃調整有序推進,臨港産業基地、沿海快速通道和海塗圍墾等工程建設步伐加快。民營經濟科技産業基地建設全面鋪開,順利完成2.4萬畝海塗政策處理,推出第一批1760畝産業用地招拍挂。大力實施“創新強工”戰略,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啓動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專案,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和技術中心33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91家。  
    至2008年末已擁有35個國家級生産基地稱號,165個中國馳名商標,38個中國名牌産品,157個國家免檢産品,一大批浙江省著名商標、省級名牌産品。19家企業集團躋身首頁中國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
農業經濟
    2008年,溫州糧食生産實現恢復性增長,總產量增加16.3萬噸,單産創十年來新高。扎實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29家,建成農業産業化基地120萬畝。開展新一輪“千村整治、百村示範”工程,完成整治村建設612個,新增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村3500個,新解決3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大力推進“強塘固房”和“515”防洪保安工程,28項重點水利專案完成投資15.7億元。農業産業化經營扎實推進,全市創建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強鄉強鎮15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29家,建成農業産業化基地8萬公頃。繼續實施“百龍工程”,全市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3家,累計147家;新增省級骨幹農業龍頭企業6家,累計29家。

資源優勢

溫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衆多,海洋資源豐富,是江南“魚米之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爲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柑橘、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160餘種。
     海洋魚類有帶魚、黃魚、鰻魚等370餘種、貝類有430餘種。沿海灘塗養殖面積達6.5萬公頃,養殖蟶、蚶、蝦、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櫟等280餘種。
    非金屬礦產資源有明礬石、花崗石、石英石等,始終明礬石礦儲量占全國儲量及産品質量、花色品種均居全國前列。
    溫州港現有生産性泊位55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7個,洞頭、樂清灣等天然深水良港開發前景很好,可建20萬噸級碼頭泊位10個。
    溫州以東近海大陸架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泰順縣烏岩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綠色寶庫。
     溫州物種資源豐富,盛産楊梅、柑桔(甌柑、四季柚、早香柚)、枇杷、茶葉、蘑菇等名特優農產品。目前溫州有泰順“中國茶葉之鄉”、永嘉“中國烏牛早茶之鄉”、蒼南“中國蘑菇之鄉”、“席草之鄉”、“四季柚之鄉”和“紫菜之鄉”、樂清“中國牡蠣之鄉”、“泥蚶之鄉”和“中國鯊魚加工基地”、瑞安、平陽“中國馬蹄筍之鄉”、甌海、龍灣“中國楊梅之鄉”、龍灣“中國文蛤之鄉”、甌海“中國甌柑之鄉”、洞頭“中國羊棲菜之鄉”等 16個中國特産之鄉稱號,形成了以特色農業爲主導,“一村一品”唱主角的生産格局。

投資重點區域 /產業

 

重點鼓勵項目

 

生 產 要 素 成 本(平 均 價 格)

項目

分類

平均價格(¥)

勞 動 力 工 資

管理人員(大學)

/ 月

普通工人(中學)

/ 月

電 費

居民用電

/ 度

工業用電

/ 度

大工業用電

/ 度

水 費

工業用水

/ m3

天 然 氣

民用

/ m3

工業用

/ m3

用 地

(註:一畝 =  666.67平方米)

廠房

(月)       / m2              / m2

寫字樓

(月)       / m2              / m2

土地

             / m2        / 畝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