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新餘
 

 

名稱

新餘市

面積

3178平方公里

人口

112.58萬人(2007年)

    

地區簡介

新餘位於江西中部,地處南昌、長沙兩座省會城市之間,1960年設市,1963年撤市,1983年複市,現轄“一縣四區”:分宜縣、渝水區、仙女湖風景名勝區、新餘經濟開發區和仰天崗管委會,總面積3178平方公里,人口112萬。新餘位於北緯27°33’~28°05’,東經114°29’~115°24’,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冬較短的特徵。
     新余環境優美。城市三面環山,一面傍水,孔目江、袁河繞城而過,城南有抱石公園,城北有仰天崗森林公園,城東有江西省惟一國家級濕地公園孔目江濕地公園,城西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景區仙女湖,城中點綴著北湖、仙來湖、長林湖、南湖、晚睛湖。新余城鎮化率達51.2%,位居全省前列。按照“顯山、露水、透綠”的原則,新餘市巧做山水文章,著手進行孔目江、袁河擡水工程,加快仙來大道、抱石大道、仙女湖大道、仰天大道、勞動路的建設或改造,建設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抱石公園、仰天崗森林公園、經濟開發區市政廣場四塊綠地,新建新余高專新校區、人民醫院、工人文化宮、圖書館、自然科學博物館等五大標誌性建築。目前,新餘“一城五區,兩江四岸”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面積達60平方公里,人口擴充到43萬。新余資源豐富,境內的林科院亞熱帶中心,就分佈著3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  
    2007年末,全市總人口爲 112.58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0.67 萬人。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爲 8.78 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比重爲 7.8% ,比上年提高 0.3 個百分點。2007年出生人口 1.52 萬人,出生率爲 13.50 ‰;死亡人口 0.67 萬人,死亡率爲 6.00 ‰;自然增長率爲 7.50 ‰,比上年下降 0.18 個千分點。城鎮化率爲 51.85% ,提高 1.85 個百分點。
    2007年末,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776元,比上年增長16.0%;農民人均純收入5010元,增長16.0%。城鎮集體以上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2756元,增長23.7%。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爲38.8%,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爲51.0%。年末城鄉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達到29.53平方米 和50.05平方米 。
    新餘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贛鐵路西段,地處北緯27°33′~28°05′,東經114°29′~115°24′。全境東西最長處101.9公里,南北最寬處65公里,東距省會南昌市150公里,東臨樟樹市、新幹縣,西接宜春市袁州區,南連吉安市青原區、安福縣、峽江縣,北毗上高縣、高安市。全市總面積3178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9%),其中渝水區面積1785.92平方公里,分宜縣面積1391.76平方公里。贛粵高速公路、滬瑞高速公路分別自北向南、自東向西穿越市境。
   新余市土地利用構成大體是“六山半水二分田,分半道路和莊園”。新餘市區土壤共劃7個土類: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山地黃壤。
   新餘市處於九嶺、武功山、峰頂山交接地帶,地跨揚子准地台、華南褶皺系兩大構造單元,地質構造較爲複雜。南部褶皺基底由元古界變質岩系組成,局部有多期花崗岩、基性岩、超基性岩漿侵入,構造線方向呈北北東、北東和北東東,構造的干擾作用十分強烈。

未來___年發展規劃

 

人居環境

新餘位於北緯27°33’~28°05’,東經114°29’~115°24’,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冬較短的特徵。

區域優勢

新餘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投資環境優越。浙贛鐵路橫貫東西,京九鐵路傍市而過,贛粵、滬瑞、武吉三條高速公路和四條省道在新餘交彙,成爲全國680多個城市中少有的高密度高速公路通過的城市,構建了新餘與“長珠閩”對接的5小時經濟圈。率先在全省實現村村通水泥公路,形成了1小時交通經濟圈。
    新餘市地貌,根據江西省地貌圖劃分,隸屬於贛西中低山與丘陵區(大區)之“萍鄉-高安侵蝕剝蝕丘陵盆地(亞區)和贛撫中游河谷階地與丘陵區”(大區)中段,南北高,中間低平,袁河橫貫其間,東部敞開。地貌基本形態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崗地、階地、平原6種類型。地貌成因類型有侵蝕構造地形、侵蝕剝蝕地形、溶蝕侵蝕地形和堆積地形。
   境內山地,大部分布在境界邊緣,南部爲武功山和九龍山,北部爲蒙山,西南部爲大崗山。海拔高度爲500~1000米,成爲與鄰縣的邊界線或分水嶺。山脈走向,以由北到西南爲主。由於地質結構關係,一般表現爲山峰聳立、山勢險峻、溝穀深壑。地處分宜縣西南部的大崗山主峰海拔1091.8米,爲境內第一高峰;蒙山主峰海拔1004.5米。市區的西北邊界山地沿北向西南發展,即人和、歐裏、界水一線;南面山地相對高度爲120~200米。山脈由西向東延伸至百丈峰,形成與峽江、吉安、新幹等縣的山地邊界。袁河是流經新餘市的主要河流,屬贛江水系,橫貫東西,境內河段長116.9公里。袁河發源於萍鄉市武功山北麓,自西向東,經萍鄉、宜春兩市,在分宜縣的洋江鄉車田村進入新餘市,從渝水區的新溪鄉龍尾周村出境,于樟樹市張家山的荷埠館注入贛江。市內各小河溪水,大都以南北向注入袁河,整個水系呈葉脈狀。袁河在新餘境內有17條支流:塔前江、界水河、周宇江(即劃江)、天水江、孔目江、雷陂江、安和江、白楊江、陳家江(即板橋江)、蒙河、姚家江、南安江、楊橋江、鳳陽河、新祉河、苑坑河、陂源河。

產業優勢

新餘是江西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9.3%,工業化率達到55.9%。省委省政府確立的三個“千億元”工程有兩個就在新餘,即以新鋼爲核心的鋼鐵産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千億元工程,以江西賽維爲核心的光伏産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千億元工程,工業是支撐新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脊梁。
    新餘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新鋼公司)是省屬國有大型鋼鐵聯合企業。2007年10月,新鋼公司鋼鐵主業資産實現整體上市(股票名稱:新鋼股份,股票代碼:600782)。現有新鋼股份(上市公司)1家,直屬單位6家,全資子公司8家,經濟實體6家,還有控股參股企業20家。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世界太陽能電池矽片最大的生産基地,2007年6月4日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IP0融資額爲4.69億美元,創造了一年建成投産並在國外上市的“LDK神話”;1600MW多晶矽片和15000噸矽料投資都在100億元以上,建成後銷售收入將超過500億元。
    江西江鋰新材料公司鎳專案投資近50億元,産能規模已達5000噸,明年將形成2萬噸規模,2009年達到5萬噸鎳的生産能力,形成至少100億元産值。新餘電力供給充足,有著贛西最大的電力負荷中心,總裝機容量近年內可達300萬千瓦以上,其中分宜發電公司是亞洲最大的迴圈流化床鍋爐示範基地。
    圍繞主導産業,湧現出天能電力、中材集團、新良特鋼、贛鋒鋰業、力德公司、永盛工貿等一批很有發展潛力的企業。2007年全市鋼鐵、光伏、新材料和電力四大支柱産業實現增加值96.61億元,占規模工業的65.1%。園區工業高速增長,2007年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54.37億元,增長60.1%。新餘經濟開發區綜合實力已躍居全省工業園區前3名,2007年又被國家商務部、科技部授予“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正加快向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邁進。2008年,新餘經濟開發區、分宜工業園、良山工業基地、袁河工業基地和下村工業基地分別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0億元、50億元、50億元、20億元和20億元。
  2007年,全年産鐵468.5萬噸、鋼564.02萬噸、鋼材坯535.4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94%、10.92%、13.2%;實現工業增加值4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27億元、利稅22億元、利潤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16%、30.91%、60.35%、175.3%,銷售收入在2004年實現“三年翻番”的基礎上再次實現“三年翻番”,經濟總量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2008年,是公司建廠50周年。公司的目標是:完成生鐵530萬噸、鋼645萬噸、鋼材60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利稅25億元、利潤12億元;確保300萬噸薄板工程基本建成。
  按照全省産業經濟“十百千億工程”的要求,結合300萬噸薄板工程的實施,適時啓動第四期技改,到2010年,年産鋼能力達到800—10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50億元,利稅總額超35億元。
     2007年,全市工業增加值155.48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工業增加值占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5.9%,比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3家,實現銷售收入527.95億元,增加值146.27億元分別增長49.9%、31.7%,全面實現“工業500億”目標。工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
    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快速增長。2007年發電量42.0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3.9%;鋼材553.69萬噸,增長14.3%;鋼産量573.52萬噸,增長10.5%;服裝6058.5萬件,增長42.8%;影音光碟機177.3萬台,增長46.2%。
    工業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産品銷售率98.46%;實現利潤37.48億元,比上年增長224.1%;實現利稅總額58.58億元,增長122.9%;虧損面爲10.8%,下降5.2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突破200點大關,創歷史最好水平,達到233.43%,比上年提高56.53個百分點。
    工業園區加速發展。2007年末,全市入園投産工業企業達170家;安置從業人數3.81萬人,淨增就業崗位1.57萬人,比上年增長69.9%;園區完成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分別爲174.50億元、15.28億元和17.41億元,分別增長88.3%、199.0%和152.3%。
     建築業穩定發展。2007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2.0億元,增長3.7%。具有專業承包和施工總承包的建築企業65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支柱産業支撐作用加強。鋼鐵、光伏、新材料、電力四大支柱産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6.77億元,比上年增長35.4%,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爲63.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0.2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成倍增長。2007年,全市海關進出口總額13.10億美元,居全省第三,比上年增長156.8% ,居全省第一。其中,出口6.86億美元,居全省第二,增長150.2%;居全省第一;進口6.23億美元,增長164.6%。
    利用外資增勢強勁。2007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數18家,合同金額4.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1.5% ;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96億美元,增長138.4%,現匯出資額居全省第二。實際使用國內市外資金75.41億元,增長14.2%。
    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美國、義大利、韓國、香港、澳門、臺灣、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的客商紛紛來新餘投資發展。2007年新餘引進國內市外專案106個,實際進資75.41億元,同比增長14.2%;新批外資專案18個,合同金額4.79億美元,外商現匯出資列全省第二。全市外貿進出口額達到13.10億美元,總量居全省第二,增速列全省第一,提前三年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

資源優勢

 

投資重點區域 /產業

 

重點鼓勵項目

 

生 產 要 素 成 本(平 均 價 格)

項目

分類

平均價格(¥)

勞 動 力 工 資

管理人員(大學)

/ 月

普通工人(中學)

/ 月

電 費

居民用電

/ 度

工業用電

/ 度

大工業用電

/ 度

水 費

工業用水

/ m3

天 然 氣

民用

/ m3

工業用

/ m3

用 地

(註:一畝 =  666.67平方米)

廠房

(月)       / m2              / m2

寫字樓

(月)       / m2              / m2

土地

             / m2        / 畝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