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威海
 

 

名稱

威海市

面積

769平方公里

人口

252.23萬(2008年底)

    

地區簡介

威海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 地處北緯36°41′~37°35′、東經121°11′~122°42′。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 西與煙臺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569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6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轄榮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環翠區。
  2008年末,威海市轄文登市、榮成市、乳山市3市和環翠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區、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工業新區(3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市政府派出機構)4區,共50個鎮、18個街道辦事處、2536個村民委員會、339個居民委員會。2008年末,威海市總人口2522307人,比上年底增加12754人,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其中市區人口639436人,比上年底增加7580人。所轄榮成市、文登市、乳山市人口分別爲667472人、641740人、573659人,比上年底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總人口中,男性爲1268489人,女性爲1253818人,男女性別比爲101.17∶100;全市總戶數916031戶,戶均人口2.75人;全市非農業人口爲1207782人,占總人口的47.88%。人口控制工作成效顯著,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10年負增長。2008年出生人口17269人,出生率爲6.86‰;死亡人口19274人,死亡率爲7.66‰,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80‰。
     7個民族:漢族、朝鮮族、滿族、佤族、蒙古族、回族、拉祜族、白族、傣族、苗族、土家族、彜族、侗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布依族、瑤族、哈尼族、哈薩克族、黎族、傈僳族、佘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珞巴族。 全市有少數民族46個,2.92萬人。

 

未來___年發展規劃

 

人居環境

威海風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是旅遊避暑勝地。1996年威海被聯合國評爲全球改善人居環境100個範例城市之一。1998年,又被評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威海市地處中緯度,屬於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與同緯度的內陸地區相比,具有雨水豐富、年溫適中、氣候溫和的特點。另外,受海洋的調節作用,又具有春冷、夏涼、秋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大風多和濕度大等海洋性氣候特點。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1.9℃,歷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歷年平均日照時數2538.2小時。 2008年,全市氣溫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時數偏少。

區域優勢

 

產業優勢

【 經濟總量 】

  國民經濟持續穩健增長。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1780.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1%。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32.28億元,增長4.1%;第二産業增加值1088.56億元,增長11%;第三産業增加值559.51億元,增長16.5%。産業結構繼續優化,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8.07∶61.78∶30.15優化爲7.43∶61.14∶31.43。按戶籍平均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7.07萬元,增長11.9%。
     較穩定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259.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1%。全年糧食總產量100.13萬噸,增長5.2%;人工造林面積727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8.2%;肉類、禽蛋類、奶類總產量分別達到10.8萬噸、10.64萬噸、26.35萬噸,增長13.3%、11.4%和3.5%;水産品産量達到205.64萬噸,增長4%,其中水産養殖面積5.13萬公頃,增長8.3%;養殖産量達122.41萬噸,增長7%。海洋捕撈産量83.23萬噸,增長0.1%。
  工業生産保持增長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017個,實現增加值1003.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96.47億元,增長19%;實現利稅總額293.87億元,增長15.5%;實現利潤總額192.69億元,增長14.9%。産品銷售率98.73%,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員勞動生産率17.08萬元/人,增長11.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總產值1434.18億元,比上年增長33.8%,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1.9%,比年初提高1.85個百分點。
  “名牌戰略”取得新突破 全市中國名牌産品達到19個;山東名牌産品新增16個,達到107個;全國馳名商標新增2個,達到12個;山東著名商標新增10個,達到74個。
  服務業繁榮發展 旅遊業,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614.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58.8億元,分別增長16.6%和21.5%;交通運輸業,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620.5公里(含農村公路);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共完成客運量5979.3萬人次,貨運量8455.4萬噸,分別增長18.7%和16.2%;港口貨物吞吐量37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萬標箱,分別增長16.4%和20%。

【 固定資産 】

  全面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注重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固定資産投資平穩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完成926.14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其中,第一、二、三産業投資分別增長34.4%、5.9%、46.8%;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完成136.56億元,增長36%,比上年提高8.7個百分點。全年新開工專案1108個,其中1億元以上大專案12個。房地産開發快速發展,全年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150.22億元,增長58.5%;商品房銷售面積345.57萬平方米,銷售額103.74億元,分別增長5.1%和12.6%。消費需求持續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3.62億元,增長23.2%,增幅創10年來新高。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11.07億元,增長24.6%;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0.51億元,增長17.1%。城市市場實現零售額355.02億元,增長23.8%;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28.6億元,增長21.6%。市場價格總水平逐步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4.6%,漲幅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最快,達到12.2%;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9.3%,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2.3%。

【 對外貿易 】

   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逐步深化,國際市場外貿需求明顯減少,威海市外貿進出口明顯放緩。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18.05億美元,增長10%,比上年下降2.8個百分點。其中,進口總額43.5億美元,增長10.8%;出口總額74.55億美元,增長9.6%;一般貿易出口額26.96億美元,增長15.8%;加工貿易出口額47.34億美元,增長6.6%。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産品出口額35.49億美元,增長12%,占出口總額的47.6%;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額18.9億美元,增長10.4%,占出口總額的25.4%。出口市場更趨多元化,對韓國、歐盟、美國和日本四大傳統市場出口額56.2億美元,增長4.1%,占出口總額的75.4%;對非洲、東南亞、南美洲、中東、獨聯體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別增長45.7%、24.1%、52.6%、18.6%和103.5%。“走出去”戰略實現歷史性突破,新增境外企業26家,創歷史最好水平;新增專案中中方投資額超過100萬美元的專案有6個,其中過1000萬美元的有3個;全年對外承包勞務業務完成營業額3.29億美元,增長15.7%。對外對內招商引資快速增長,全年實際外匯到賬外資5.26億美元,增長31.3%;引進國內資金287.64億元,增長10.7%;引進內資專案609個,其中在建1億元以上專案122個,實際到位資金151億元。

【 人民生活 】

   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120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6.3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3.92平方米。城市公用事業全面發展,全年發電量62.27億千瓦小時,其中工業用電量47.23億千瓦小時,增長1.8%;市區天然氣用氣人口30萬人,用氣普及率99.63%;集中供熱面積達1897萬平方米,增長7.8%。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威海港三、四期工程和威海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基本建成,總建築面積51.85萬平方米的全市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投資計劃獲省批復,積極推進青榮城際鐵路、榮烏高速公路、米威調水三期、文登二汙二期等工程項目。環境保護事業繼續得到加強,年末,全市環境保護系統有環境監測站4個,水環境功能區11個,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12個。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新進展,完成污染減排專案34個,投資額6.2億元。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全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萬元,比上年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8495元,增長9.8%。
  【就業再就業形勢良好】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65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85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爲1.55%。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擴大養老保障範圍,全市55.9萬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3萬名離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60.3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44萬人領取了失業保險金,8017名女職工享受生育津貼待遇,發放政府助學金4354萬元,救助學生4.2萬人,爲低收入群衆提供5998套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 全年取得重要科學技術成果139項,增長31%,其中達到國際領先及先進水平3項、國際先進水平25項、國內領先水平105項。首次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年受理專利申請量2924件,增長52.8%,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800件,增長149.2%。企業建立市級以上技術中心103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31家。新認定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家,總數達到106家,其中新認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總數達到54家。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撤並農村中小學24處,進一步優化了農村學校佈局;城區新建、擴建校舍面積2萬平方米,緩解中小學班額過大問題;秋季新學期起對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免雜費1531萬元,並首次將中職校、高中和高校貧困生納入政府財政資助體系。
  【其他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80‰,連續10年保持負增長。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外事、僑務、史志、檔案、氣象、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資源優勢

【地貌】 威海市屬起伏緩和,穀寬坡緩的波狀丘陵區。區內除昆崳山主峰泰薄頂海拔高度923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爲200米~300米的波狀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山體主要由花崗閃長岩構成,山基表面多爲風化殘積物形成的棕壤性土,土層覆蓋較薄,但土壤通透性好。山丘中谷地多開闊,多平谷; 平原多爲濱海平原和山前傾斜平原。 其中,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15.77%, 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島嶼占0.28%,灘塗占4.01%。河網密布,河流暢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勢中部高,山脈呈東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大海。三面環海,海岸類型屬於港灣海岸,海岸線曲折,岬灣交錯,多港灣、島嶼
【水文】 威海市河流屬半島邊沿水系,爲季風區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徑流量受季節影響差異較大,枯水季節多斷流。全市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母豬河、乳山河、黃壘河三條較大河流貫穿于文登、乳山市境內, 總流域面積288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3%,母豬河流域面積
最大, 流域面積1278平方公里。境內河流長度大於5公里的有94條,其中大於10公里的有44條, 黃壘河最長,全長69公里。河網平均密度爲0.22公里/平方公里。年平均年徑流係數爲0.36左右, 2008年徑流係數爲0.45。
【土壤】 全市土壤類型有棕壤、潮土、鹽土、風沙土、褐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土,共7個土類。依其各自的發育程度、附加成土過程和土壤屬性,又分爲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漿化棕壤、潮土、鹽化潮土、褐土、濱海鹽土、流動風沙土、半固定風沙土、固定風沙土、潛育水稻土、山地草甸土等13個亞類、18個土屬、153個土種。
   棕壤土類是全市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土類,遍及全市的山丘地區,占土壤總面積的83.5%。潮土類爲威海市第二位的分佈土類,占土壤總面積的13.2%。
   從土壤(耕層)質地可歸爲三大類:砂性土、輕壤土、中壤土。從土體構型可分爲15種類型,按其對作物的影響主要歸納爲五大類型:均壤質型,均沙、夾沙、夾礫石型,夾黏、均黏型,夾白漿型,硬(酥)石底型。從化學性狀看,威海市成土母質大部分爲酸性岩風化物,土壤pH值爲6.5~7,一般呈微酸性,有明顯的淋溶作用、黏化作用和生物積累作用。
【海域】 威海北、 東、 南三面爲黃海環繞,海岸線總長985.9公里,約占山東省的33%,全國的6%。海岸類型屬於港灣海岸,海岸線曲折,沿海有大小港灣30多處, 岬角20多個,並有衆多優質海灘分佈。全市大小海島114個,其中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84個,有居民島嶼6個。
【 土地資源 】
2008年末,全市轄區土地總面積56.98萬公頃。其中,農用地45.24萬公頃,比上年減少2320.99公頃;建設用地爲7.96公頃,增加2875.13公頃;未利用土地3.78公頃,減少542.13公頃。在農用地中,耕地19.20萬公頃,增加184.97公頃;園地5.97萬公頃,減少292.63公頃;林地11.14萬公頃,減少267.77公頃;其他農用地8.94萬公頃,減少1945.57公頃。在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6.57萬公頃,增加294公頃;交通運輸用地5354.87公頃,減少22.91公頃;水利設施用地8401.12公頃,減少11.75公頃。
【 水資源 】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內無大江大河,外無客水入境,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境內的大氣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62.9毫米,年徑流量244.9毫米,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3.3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爲4.9億立方米,扣除兩者重復量2.8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爲15.41億立方米。
【 生物資源 】
威海海域廣闊,淺海和潮間帶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據資料統計,全市海域平均生物量爲353克/平方米,平均生物密度586個/平方米; 有生物資源779種, 其中,動物647種,植物132種。動物中,魚類主要有大黃魚、小黃魚、 梭魚、鯔魚、鱸魚、鮁魚、青鱗魚、太平洋鯡魚、鯧魚、黃姑、比目魚等100餘種;蝦蟹類主要有鷹爪蝦、對蝦、毛蝦、脊尾白蝦、三疣梭子蟹等;貝類主要有櫛孔扇貝、鮑魚、泥蚶、菲律賓蛤仔、文蛤、毛蚶、魁蚶、牡蠣、中國蛤蜊、四角蛤蜊、貽貝、青蛤等; 棘皮類中有刺參、海蜇、馬糞海膽、海星等。植物中,藻類主要有海帶、裙帶菜、石花菜、條斑紫菜、大葉藻等。
     陸生野生哺乳動物有梅花鹿、狐狸、豹貓、獾、黃鼬、刺蝟、野兔、蝙蝠等。鳥類已查到250 種,其中候鳥、旅鳥占70%以上,留鳥種類較少。列入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Ⅰ級的有梅花鹿、中華秋沙鴨、金雕、黑鸛4種,Ⅱ級的有大天鵝、鴛鴦、灰鶴、蒼鷹等12種;其餘鳥類及狐狸、豹貓、獾、黃鼬、刺蝟等列入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經濟植物70科248種,如車前、地黃、天麻、黃芩、遠志、半夏等;野生牧草12科92種,如馬唐、黃背草、白茅草等;木本植物70科457種,其中喬木315種,如黑松、刺槐、麻櫟、法桐、蘋果、梨、桃、銀杏、板栗等;灌木112種,如紫穗槐、胡枝子等;藤本30種,如葛藤、 紫藤、蔓荊、爬牆虎等。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
【 旅遊資源 】
  威海旅遊資源豐富,有海島海岸、城市園林、歷史遺迹、民俗風情等10多種類型。擁有國家級4A級風景名勝區4處,3A級風景名勝區5處,2A級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旅遊度假區4處,工農業旅遊示範點18處,遊覽景區(點)80多處。境內近千公里的海岸線上,有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劉公島、秦始皇東巡過的“東方好望角”天盡頭、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凝聚中日韓三國人民友誼的赤山法華院、亞洲最大的天鵝棲息地天鵝湖、大東勝境鐵槎山、天下第一灘銀灘、母愛聖地大乳山等衆多自然、人文景觀,被國內外朋友譽爲“幸福海岸”。全市形成 “一線(1000公里海岸線)、六板塊(中心城市、海濱生態、漁家民俗、溫泉療養、傳統文化、田園風光)”的旅遊發展格局。
【 礦產資源 】
2008年底,全市已發現礦產47種(包括亞礦種),礦(床)點多達320餘處(不含地下水)。其中,金屬礦產11種,礦(床)點120餘處;非金屬礦產33個礦種(亞礦種),礦(床)點170餘處;地熱、礦泉水30處。探明礦產地103處,占發現礦(床)點總數的32%,新探明礦產地明顯減少。幾種主要礦產探明儲量較多。其中:金礦(含伴生金)占全省探明儲量的8.90%,居全省第三位;銀礦、玻璃用砂分別占10.36%、75.7%;全省鋯英石(伴生)礦資源儲量集中在威海;飾面用花崗岩資源十分豐富,達7.4億立方米。全市以蘊藏非金屬礦產爲主,金屬礦產單一,石油、天然氣、煤和化工原料礦產短缺。

投資重點區域 /產業

 

重點鼓勵項目

 

生 產 要 素 成 本(平 均 價 格)

項目

分類

平均價格(¥)

勞 動 力 工 資

管理人員(大學)

/ 月

普通工人(中學)

/ 月

電 費

居民用電

/ 度

工業用電

/ 度

大工業用電

/ 度

水 費

工業用水

/ m3

天 然 氣

民用

/ m3

工業用

/ m3

用 地

(註:一畝 =  666.67平方米)

廠房

(月)       / m2              / m2

寫字樓

(月)       / m2              / m2

土地

             / m2        / 畝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