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澳大利亞
 

 

簡 況    
   

    國名澳大利亞聯邦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亞一詞,意即“南方大陸”,歐洲人在17世紀初葉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這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 澳大利亞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深藍色,左上方是紅、白“米”字,“米”字下面為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地右邊為五顆白色的星,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余均為七角。澳大利亞為英聯邦成員國,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大利亞與英國的傳統關係。一顆最大的七角星象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區(北部地區和首都直轄區)。五顆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雖小,但明亮的星很多)。為“南方大陸”之意,表明該國處于南半球。 澳大利亞

    國徽澳大利亞國徽左邊是一袋鼠,右邊是一只鴯鹋,這兩種動物均為澳大利亞所特有,是國家的標志,民族的象徵,中間是一個盾,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分別象徵這個國家的六個州。紅色的聖喬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獅子、四顆星),象徵新南威爾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維多利亞州;藍色的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蘭州;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州;黑天鵝象徵西澳大利亞州;紅色獅子象徵塔斯馬尼亞州。盾形上方為一枚象徵英聯邦國家的七角星。周圍飾以澳國花金合歡,底部的綬帶上用英文寫著“澳大利亞”。

    國慶日1月26日(1788年)

    國花金合歡

    國樹桉樹

    國鳥琴鳥。它貌似野雞,常在陸地行走。雄鳥有一條華美無比的琴形尾,並以尾羽開屏的壯觀而聞名。琴鳥的尾羽與希臘的一種七弦琴極為相似,因故得名。它不僅美麗動人,還能模倣其它動物的叫聲,聲音十分宛轉動聽。   千奇百怪的悉尼“鳥人”大賽

    國家政要總督昆廷‧布賴斯 (Quentin Bryce) ,2008年4月被任命為下任澳大利亞總督 ,任期5年;總理朱莉婭‧吉拉德(Julia Gillard),2010年9月宣誓就職。

澳大利亞    自然地理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約3.67萬公裏。面積769.2萬平方公裏,佔大洋洲的絕大部分,雖四面環水,沙漠和半沙漠卻佔全國面積的35%。全國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個地區。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撥2230米,最長河流墨爾本河長3490裏。中部的埃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東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屬熱帶,大部分屬溫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內陸地區幹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部山區500—1200毫米。 

    人口2206.6萬,其中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佔74%,亞裔佔5%,土著居民佔2.2%,其他民族佔18.8%,英語為官方語言。大多數信奉基督教。據統計,澳大利亞的亞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長 。  2049年澳人口數量將增至3500萬人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  英國網站公布早期定居澳大利亞移民的信息   澳大利亞總理向土著居民正式道歉 

    首都堪培拉(Canberra) ,人口約31萬(2000年6月),年平均溫度20℃。  堪培拉春季花展

澳大利亞    行政區劃 澳大利亞全國分為6個州和兩個地區。各州有自己的議會、政府、州督和州總理。6個州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兩個地區是:北部地方、首都直轄區。       “南半球的紐約”──悉尼     澳大利亞的“新金山”──墨爾本

    簡史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為土著人。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宣布英國佔有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灣,英開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後來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1900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 “不列顛自治領條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成立澳大利亞聯邦。1931年,澳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係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

 

政 治
  

    英國女王是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由女王任命的總督為法定的最高行政長官。總督由總理提名,由女王任命。

    澳大利亞總督代表英國女王行使在澳大利亞聯邦內的職權。總督有權任免官員、統轄軍隊、召開和解散議會以及審批議會議案等,但在行使這些權力時須徵得聯邦總理同意。在聯邦行政會議的咨詢下執掌聯邦政府的行政權,為法定的最高行政長官。

    【議會】聯邦議會是澳的最高立法機構,成立于1901年,由女王(澳總督為其代表)、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1992年12月17日,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內閣會議決定,澳大利亞的新公民不再向英國女王及其繼承人宣誓效忠。

    議會實行普選。眾院有150名議員,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任期3年。參院有76名議員,6個州每州12名,2個地區各2名。各州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各地區參議員任期3年。2007年11月24日,澳舉行聯邦大選,產生新一屆眾議院,工黨佔83席、自由黨55席、國家黨10席、獨立人士2席。

    【政府】聯邦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政黨聯盟組成,該黨領袖任總理,各部部長由總理任命。政府一般任期3年。2007年11月,工黨在聯邦大選中擊敗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新一屆工黨政府于12月3日正式就職,工黨領袖陸克文出任總理。

    【司法機構】最高司法機構是聯邦高等法院。它對其他各級法院具有上訴管轄權,並對涉及憲法解釋的案件做出決定,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6名大法官組成。各州設最高法院、區法院和地方法院。首都地區和北領地區只設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

    【政黨】澳有大小政黨幾十個,主要政黨有:

    (1)澳大利亞工黨(Australian Labour Party):成立于1891年,為澳最大政黨,同工會關係密切,工會會員多為其集體黨員。自1940年以來曾11次執政。2007年11月24日,陸克文領導的反對黨工黨在澳聯邦大選中以較大優勢擊敗自由黨-國家黨執政聯盟,時隔11年後重新執政。

    (2)自由黨(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亞聯合黨。主要代表工商業主利益,曾多次執政。2007年11月24日,霍華德領導的自由黨在澳聯邦大選中失利,結束了其與國家黨連續11年的聯合執政。

    (3)國家黨(National Party):成立于1918年,原稱鄉村黨,後稱國家鄉村黨,1982年改用現名。其勢力范圍主要在農村地區,代表農場主利益,1996年至2007年與自由黨聯合執政。其他小黨有澳大利亞民主黨、綠黨和澳大利亞共產黨等。

外 交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重點是密切同亞太地區各國的關係、並加強同澳有重要聯係的發達國家的關係。外交政策宗旨是捍衛國家主權和獨立,推進澳的經濟和戰略利益。重點是加強同美國的聯盟關係,發展與亞洲,尤其是東亞的關係;將與美國、日本、中國、印尼的關係作為澳最重要的四大雙邊關係;主張種族平等,消除種族歧視,改善人權狀況,反對將人權與貿易挂鉤。

    【與中國的關係】1972年12月21日,中澳兩國建交。中國先後于1979年3月和1986年9月在悉尼和墨爾本設立了總領館。  中澳關係35載進展巨大

    建交以來,中澳關係穩步發展,兩國高層互訪不斷。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自1996年上任以來,曾先後5次訪華。 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就中澳建立“21世紀互利共贏的全面合作關係”達成共識。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李克強副總理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聯合聲明,這是自建交以來首次以“聯合聲明”的形式將發展兩國關係的基本原則和重要共識固定下來。中澳雙方宣布,將于2010年至2011年在中國舉辦“澳大利亞文化年”,並將于2011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亞舉辦“中國文化年”。2011年4月,吉拉德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中澳啟動首輪戰略對話 中國全國人大與澳眾議院舉行定期交流機制首次會議 

中澳兩國首腦互訪一覽表

澳方訪華

中方訪澳

 1973年10月,澳總理惠特拉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周恩來總理主持會談,毛澤東主席和鄧小平副總理分別會見。  1985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訪澳,同霍克總理舉行了會談。會談後,雙方發表了《關于中澳經濟合作的新聞公報》。
 1976年6月,澳總理弗雷澤訪華。  1988年11月,李鵬總理訪澳,與霍克總理舉行會談,會見了斯蒂芬總督。
 1982年8月,澳總理弗雷澤訪華。  1997年12月,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訪澳並出席中澳建交25周年慶祝活動。
 1984年2月,澳總理霍克訪華。同年7月澳在上海設立總領館。   1999年9月,應澳大利亞總督迪恩的邀請,江澤民對澳進行了為期5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澳。
 1985年5月,澳總理霍克再次訪華。  2002年9月,應澳參眾兩院議長邀請,李鵬委員長對澳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1993年6月,基廷總理訪華,強調澳將進一步調整對華政策,發展同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關係,兩國友好合作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   2003年10月,胡錦濤主席對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
 1994年4月,澳總督海登和外長埃文斯分別訪華。  2005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對澳大利亞進行友好訪問。
 1997年3月,霍華德總理訪問中國。  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並發表重要演講,雙方簽署了一係列合作協議和文件。
 2003年8月,霍華德總理應邀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  2007年9月,胡錦濤主席對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關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的聯合聲明。
 2005年4月,霍華德總理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  2008年11月1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
 2005年10月,澳大利亞總督傑弗裏來華進行國事訪問。  2010年6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
 2006年6月,霍華德總理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
 2008年4月,陸克文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中澳兩國發表關于進一步密切在氣候變化方面合作的聯合聲明。
 2011年4月,吉拉德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 經濟技術合作與貿易往來

   自建交以來,中澳雙邊經貿關係持續、穩定發展,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1978年澳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1981年兩國簽定經濟合作協定書和促進發展技術合作計劃協定。1986年雙方成立了部長級經濟聯委會,下設10個聯合工作小組。1988年雙方簽署投資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徵稅協定。1999年5月,澳副總理兼貿易部長費希爾訪華,並同中國外經貿部長石廣生共同主持了中澳經濟聯委會第九次會議。費希爾訪華前,中澳兩國就“羊毛標準合同”達成協議。同年7月,澳外長唐納訪華時,外經貿部長石廣生與其就中澳正式結束有關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雙邊市場準入談判發表了聯合新聞公報。2000年5月,澳貿易部長維爾訪華,與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正式簽署了中澳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2002年8月,中方選擇澳液化天然氣公司為廣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資源供應方。10月,中澳正式簽署廣東LNG項目購氣合同。2005年5月,中澳啟動首輪自貿協定談判,迄今已舉行13輪談判。

    中國是澳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市場,澳是中國第八大貿易夥伴。據中方統計,2009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為600.8億美元。中國主要從澳進口鐵礦石、氧化鋁、煤、羊毛、大麥等,主要對澳出口計算機、服裝、箱包、玩具。 

    ◆ 中澳重要公報、協議一覽

    1972年12月21日,中國駐法大使黃鎮和澳大利亞駐法大使雷諾夫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關于中、澳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1973年7月24日,中澳兩國簽署政府間貿易協定,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並成立聯合貿易委員會。

    1976年10月8日,中國副外長馬文波和澳駐華大使費思芬代表各自政府簽署《中國公民赴澳大利亞的書面諒解》。

    1979年6月6日,澳外長皮克林訪華,同黃華外長簽署《中澳科學技術合作協定》。

    1981年4月29日,對外文委主任黃鎮訪澳期間,雙方正式簽署《中澳文化合作協定》。

    1981年10月2日,兩國簽署技術合作協定。

    1984年9月7日,澳航空部長比茲利訪華期間,同中國民航總局局長沈圖簽署《中澳航空協定》。

    1988年7月11日,中國對外貿易部長鄭拓彬和訪華的澳外交貿易部長海登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相互鼓勵和保護投資協定》。

    1991年6月29日,中澳雙方簽署了中國和澳大利亞科技聯合委員會首次會談紀要,確定了8個領域約20多個合作項目。

    1992年1月2-10日,澳大利亞運輸通訊部長理查森訪華並代表澳社會保障部長與中國有關部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

    1998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伍紹祖率中國體育代表團訪澳,雙方簽署《中國國家體育總局與澳大利亞體育運動委員會體育合作協議》。

    1999年4月22日,國家旅遊局局長與澳駐華大使就中國公民自費赴澳旅遊的具體實施辦法在上海正式簽署換文。

    1999年9月江澤民主席訪澳期間,雙方簽署了五個合作文件。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計劃委員會與澳大利亞工業、科學和資源部關于在礦業和能源領域貿易與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和澳大利亞工業、科學和資源部關于在礦業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領事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關于澳大利亞繼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執行領事職務的協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關于打擊犯罪的合作諒解備忘錄》。

    2003年10月24日,胡錦濤主席訪澳期間,雙方簽署了9個合作文件。分別是:《中國澳大利亞貿易與經濟框架》、《關于中澳天然氣技術夥伴關係基金管理執行的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澳大利亞政府關于相互承認高等教育文憑和學位證書的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澳大利亞農漁林業部關于澳大利亞小麥大麥輸往中國的植物檢疫議定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澳大利亞農業、漁業、林業部關于建立WTO/SPS領域磋商機制的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標準局食品安全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與澳大利亞農業、漁業、林業部合作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與澳大利亞聯邦衛生和老齡化部關于衛生合作執行計劃》和《中海油-高庚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項目協議》。

    2004年3月23日,中澳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航空運輸協定》。

    2005年7月,中澳簽署《中澳科技合作特別資金管理諒解備忘錄》、《中澳青年科技交流計劃意向書》、《中澳第十一個文化交流執行計劃(2005-2007年)》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澳大利亞動力博物館館與館交流與合作的協議》。

    2006年4月3日,溫家寶總理訪澳期間,雙方簽署了《中澳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中澳核材料轉讓協定》、《中澳刑事司法協助條約》、《中澳農業技術合作意向書》、《關于建立中澳高層經濟合作與對話機制諒解備忘錄》、《中澳煤礦安全合作諒解備忘錄》、《中澳關于教育與培訓的合作諒解備忘錄》、《中澳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兩國質檢部門簽署了《澳柑桔輸華植物衛生條件的議定書》、《澳大利亞可食用性鹿產品輸華衛生要求議定書》、《中澳關于檢疫熏蒸合作安排》、《中澳關于澳小麥大麥輸往中國的植物檢疫議定書》、《中澳電子證書合作意向書》。兩國相關企業分別簽署了《中國化工集團收購澳“凱諾斯”聚乙烯控股公司協議》、《鞍鋼集團與澳金必達金屬公司合作開發鐵礦項目可行性研究合資協議》、《中石油參股外布勞思天然氣勘探項目區快轉讓協議》、《中鋁公司與昆士蘭州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奧魯昆鋁土礦項目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哈爾濱電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澳HRL公司電站項目執行協議》、《中國神華電力投資公司與澳瑞豐可再生能源公司戰略框架協議》等商務合作協議。

    2007年9月3日至7日,胡主席訪澳期間,雙方簽署了下列協議:《中國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中澳工商界高層圓桌會諒解備忘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動物園關于合作開展大熊貓保護研究的協議》、《關于液化天然氣購銷的關鍵條款協議》、《鞍鋼和金達必合作開發卡拉拉鐵礦項目協議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澳大利亞政府關于相互承認高等學歷和學位的協議》、《關于為雇傭技術勞務人員提供便利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關于從澳大利亞進口乳制品檢驗檢疫的管理合作安排》、《中國與澳大利亞關于電影合作拍攝的協議》、《恰那合營企業延期框架協議》、《關于液化天然氣業務機會的諒解備忘錄》、《中國華能集團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工業研究組織關于潔凈發電及二氧化碳捕集與處理等技術研究的合作框架》。

    2008年4月澳總理陸克文訪華期間,中澳雙方發表了《進一步密切在氣候變化方面合作的聯合聲明》。 

    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李克強副總理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聯合聲明,同意于2010年至2011年在中國舉辦“澳大利亞文化年”,2011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亞舉辦“中國文化年”。

    2010年5月14日,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與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福克納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現有防務對話與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中澳雙邊關係。

     【同美國的關係】澳美于1940年3月6日建交。1951年澳、新(西蘭)、美三國簽訂《澳新美安全條約》後,澳美結成同盟關係。 “9.11”事件後,澳啟動《澳新美安全條約》,派兵參加美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近年來澳總理、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多次訪美。2003年10月,美國總統布什訪澳。2005年7月,澳美簽署澳參與美導彈防禦計劃諒解備忘錄,澳同意美在澳北部建立聯合軍事訓練中心。同年11月,兩國簽署《澳美聯合訓練中心備忘錄》。2006年3月,美、澳、日舉行首次外長級戰略對話。12月,澳美舉行首次年度國防、外交雙部長磋商。2007年12月3日澳總理陸克文就任後,布什總統打電話表示祝賀。2008年3月,澳總理陸克文訪美。2009年3月,澳總理陸克文再次訪美。

    澳美經貿關係密切。2003年3月,澳美正式啟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2004年5月,澳美正式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該協定于2005年1月正式生效。 2007至2008財年雙邊貿易額為349億澳元,美是澳第三大貿易夥伴。

    【同日本的關係】自1996年起,澳日開始年度首腦會晤並建立“政治、軍事”年度磋商機制。澳總理霍華德分別于2003年7月和2005年4月訪日。2006年3月,日外相麻生太郎訪澳期間,兩國宣布建立“全面戰略關係”,商定今後每年各舉行一次外長會晤、副外長級政策對話和高官級戰略磋商。2008年6月,澳總理陸克文首次訪日。2009年5月,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訪澳。

    2003年7月兩國簽署了雙邊貿易與經濟框架協定。 2007年4月,澳日啟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2007/2008財年雙邊貿易額為595.82億澳元。日是澳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三大投資國。

    【同朝鮮及韓國的關係】澳朝曾于1974年建交,次年斷交。2000年5月復交。2003年1月,澳派代表團訪朝。2004年4月,澳駐華大使兼駐朝大使赴朝遞交國書。澳促朝棄核,支持聯合國安理會2009年6月及2006年10月分別通過的第1874號決議和第1718號決議,對朝採取控制簽證、禁止朝船只入港等制裁措施。朝于2008年1月關閉駐澳使館。澳密切關注六方會談進程。

    澳重視與韓國的經濟和安全關係。2000年5月,兩國宣布建立外長和貿易部長年度會晤機制,2003年7月,澳總理霍華德訪韓。2006年12月,韓國總統盧武鉉訪澳。 2008年4月,澳韓完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可行性研究。2007/2008財年雙邊貿易額為228.31億澳元,韓是澳第六大貿易夥伴。

    【同印尼的關係】2002年10月,印尼巴厘島爆炸事件後,澳與印尼加強反恐合作,兩國簽訂了雙邊反恐合作協定。2003年2月,澳總理霍華德訪問印尼。2004年10月,霍再次訪問印尼並參加蘇希洛總統就職儀式。2005年印度洋海嘯災難後,澳向印尼提供了大量援助。同年4月,印尼總統蘇西洛訪澳,與澳簽署全面發展兩國夥伴關係框架協議。2006年6月,澳總理霍華德訪問印尼。11月,澳與印尼簽署《澳大利亞—印尼安全合作框架協定》。2007年12月,澳總理陸克文赴印尼巴厘島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期間與印尼總統舉行會晤。2008年6月,陸克文訪問印尼。2007/2008財年,澳與印尼貿易額達95.1億澳元。印尼是澳主要的發展援助接受國之一。

    【同東盟其他國家的關係】澳于1974年同東盟正式建立對話夥伴關係,並先後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主要東盟國家簽訂了雙邊或多邊安全防務條約。巴厘島爆炸事件後,澳與東南亞國家加強反恐合作,與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簽訂反恐協定,並與印尼主辦了地區反恐會議。澳與東盟的經貿關係發展良好,簽署了《緊密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澳對東盟的商品出口佔其出口總額的12%。2007/2008財年,澳與東盟貿易額627億澳元。

    2003年3月,澳與新加坡正式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2004年7月,澳與泰國正式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2004年11月,在澳、新與東盟領導人峰會上,三方同意于2005年正式啟動澳、新與東盟自由貿易區談判。2005年,澳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澳總理霍華德于12月獲邀參加吉隆坡首屆東亞峰會。2006年10月,柬埔寨首相洪森訪澳。11月,澳總理霍華德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APEC第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于會後對越進行訪問。同月底,澳總理霍華德訪問馬來西亞。2007年8月,澳總督傑弗裏訪問馬來西亞,並出席馬獨立50周年慶祝活動。11月,澳外長唐納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三屆東亞領導人峰會。2008年8月,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自貿協定談判在新加坡結束,

    【同太平洋島國的關係】澳認為維護南太地區穩定、促進島國經濟發展符合其利益。2003年7月應所羅門群島政府要求,澳與新西蘭及部分南太島國對所羅門進行聯合軍事幹預。2003年12月與巴新簽署一攬子援助方案,協助巴新政府整治經濟、治安等。2004年2月與瑙魯簽署諒解備忘錄,協助瑙擺脫危機。澳還提出“聯合地區管理”等主張,推動建立南太地區聯合航線和設立地區警察培訓中心等。2004年,聯合新西蘭推出旨在實現地區和平、和諧、安全與繁榮的“太平洋計劃”。所羅門群島和東帝汶分別于2006年4月和5月發生騷亂後,澳聯合地區國家向兩國派遣部隊和警察以穩定局勢。2006年12月,斐濟發生政變,澳與新西蘭等國對斐濟實施制裁。2007年底澳工黨政府上臺後表示將加大對島國援助力度,投入10億澳元實施“南太夥伴計劃”,設立“南太民事和軍事夥伴中心”,並積極修復與所羅門、巴新等島國關係,重申加強地區援所團(RAMSI)和對東帝汶的安全承諾。

    【同新西蘭的關係】新西蘭是澳盟國,兩國領導人有半年度定期互訪機制,安全和經貿關係密切。1983年3月,澳新簽訂《進一步密切經濟關係貿易協定》(CER)。1990年建立澳新自由貿易區。2003年3月,澳總理霍華德訪新,紀念CER簽訂20周年。2008年,澳、新總理、外長、貿易部長等互訪頻繁。2009年8月,新總理約翰‧基訪澳。2007/2008財年雙邊貿易額為224.52億澳元。

    【同歐盟和俄羅斯關係】與歐盟有傳統的經濟、安全和人文聯係。雙方不斷加強在安全、經貿、教育、科技、交通、環保等領域合作。歐盟是澳重要貿易夥伴,2007/2008財年澳與歐盟雙邊貿易額為710.5億澳元,約佔澳對外貿易總額的15.8%。歐盟還是澳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和第二大投資目的地,2008年4月,澳總理陸克文訪問歐盟,與歐盟主席巴羅佐就建立澳歐夥伴關係框架達成共識。同月,陸還訪問英國,並與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北約峰會期間會晤。6月,澳外長史密斯首次訪英。澳重視與俄羅斯的關係,希發展與俄的經貿關係,在能源開發、防擴散等領域與俄合作。2006年6月,澳俄就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簽署雙邊協議。2007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澳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此為俄國家元首首次訪澳。

    【同中東國家關係】關注中東安全問題,派兵參與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希阿以通過和平方式結束衝突。反對伊朗發展核武。工黨政府上臺後,澳于2008年6月從伊拉克撤出500多名作戰部隊。2009年3月,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訪澳,澳總理陸克文與其會談,雙方發表聯合宣言。5月,澳國防部宣布澳將于7月31日從伊拉克撤軍。6月,澳副總理吉拉德訪問伊拉克,慰問即將于7月底撤離的澳駐伊部隊。

    澳看重中東市場潛力,積極推動農牧產品和制成品向中東地區出口,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澳在中東的主要貿易夥伴。

經 濟
 
  

澳大利亞

    一群袋鼠在新南威爾士州馬卡裏濕地覓食。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工業化國家,農牧業、採礦業為傳統產業,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最大的鋁礬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最大的煙煤、鋁礬土、氧化鋁、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近年來,澳大利亞的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較快,服務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 

    【資源】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鋁礬土、鉛、鎳、銀、鈾、鋅、鉭的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礬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礬土、氧化鋁、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採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53億噸,鐵礦砂146億噸,黑煤403億噸,褐煤300億噸,鉛2290萬噸,鎳2260萬噸,銀4.14萬噸,鉭40835噸,鋅4100萬噸,黃金5570噸。澳原油儲量2270億升,天然氣儲量2.2萬億立方米。

    澳森林覆蓋率21%,天然森林面積約1.63億公頃(2/3為桉樹)。澳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牡蠣等。

    【工業】以礦業、制造業和建築業為主。制造業產值1047億澳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1%。建築業產值702.48億澳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8%。

澳大利亞

    幾名羊毛修剪工在埋頭剪羊毛。

    【農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服務業是澳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經過30年的經濟結構調整,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80%以上。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

    【旅遊業】旅遊業是澳大利亞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景點遍布澳大利亞全國。澳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景點有悉尼、墨爾本、布裏斯班、阿得雷德、珀斯、大堡礁、黃金海岸和達爾文等。擁有霍巴特的原始森林國家公園、墨爾本藝術館、悉尼歌劇院、大堡礁奇觀、土著人發祥地卡卡杜國家公園、土著文化區威蘭吉湖區及獨特的東海岸溫帶和亞熱帶森林公園等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

    【交通運輸】國際海、空運輸業發達。悉尼是南太平洋主要交通運輸樞紐。交通運輸情況:鐵路方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鐵路行業進行了公司化和私有化改革。全國鐵路總長約4.4萬公裏。公路方面:至2004年,公路總長81.16萬公裏。水運方面:港口97個。墨爾本為第一大港。截至2007年6月,擁有國際海運船隊96個,全國共有3725艘船只從事國際海運。空運方面:至2006年底,注冊飛機12473架。至2004年,有448個注冊機場,其中12個國際機場。澳航空業務主要由“快達”(QANTAS)航空公司和“維金”(VIRGIN BLUE)航空公司主導。年客流量超過100萬人次的國際機場有:悉尼、墨爾本、布裏斯班和珀斯。

    【財政金融】財政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澳股票市場發達,約54%的澳成年人持有股票。股票市場由澳股票交易所(ASX)運作,三種傳統主要股票指數包括綜合普通股指數(All Ordinaries)、綜合工業股指數(All Industrials)和綜合資源股指數(All Resources)。自2000年4月起,澳股票交易所和標準普爾公司聯合推出全新股票指數,以更好反映澳投資市場的新變化。新股指主要包括S&P/ASX100、S&P/ASX200、S&P/ASX300三種,其中 S&P/ASX200代表本地市場88.2%的資金,被認為可能成為衡量澳股票市場運行狀況的最重要指標。目前處于新舊指數共存階段。

    截至2007年6月,澳大利亞共有55家商業銀行,澳儲備銀行為中央銀行。澳新銀行、聯邦銀行、國民銀行、西太銀行為澳最主要的四大銀行,總資產佔全部銀行資產的50%%以上。國民銀行成立于1858年,總資產6567.9億澳元;西太銀行成立于1817年,總資產4395.5億澳元;澳新銀行成立于1835年,總資產4710.2億澳元;聯邦銀行成立于1912年,總資產4875.7億澳元。

    【對外貿易】 澳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澳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目前,澳主要貿易夥伴依次為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英國、韓國、新西蘭、泰國、德國和馬來西亞。

    2007/2008年度,澳出口以能礦資源和農牧業產品為主,包括煤、黃金、鐵礦石、原油、天然氣、鋁礬土、牛肉、羊毛、小麥、糖、飲料等。進口以制造品為主,主要包括計算機、航空器材、藥物、通訊器材、轎車、原油及精煉油和汽車配件等。

    【對外投資】 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在海外投資持續增長。截至2008年12月,海外累計投資7138.5億澳元。主要投資對象為美國、英國、新西蘭、日本等。

    【對外援助】 澳對外援助的主要對象是南太平洋島國和部分亞洲國家。主要集中于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南太島國和東南亞。

    【外國資本】外國資本主要來自美、英、日和國際資本市場。外國對澳投資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險、制造、採礦等行業。

    【著名公司】2005/2006年,以營業額計算,澳主要上市企業是:

    1、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澳最大的商業銀行,成立于1858年。1893年公司化,1984年成為有限公司。

    2、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澳第二大商業銀行,也是澳客戶人數最多的銀行。成立于1912年。

    3、西太銀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澳大利亞最老的銀行。前身新南威爾士銀行(Bank of New South Wales)成立于1817年,1982年更名。

    4、澳新銀行(ANZ BANK):澳主要商業銀行之一,創始于1835年。

    5、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Broken Hill Proprietary Billiton Ltd.):以經營石油和礦產為主的著名跨國公司。BHP于1885年在墨爾本成立。Billiton于1860年成立。2001年6月,兩公司合並。該公司與中國已有百余年的業務關係,包括礦產品和鋼材進出口,礦物和海陸石油勘探等。

    6、麥格裏集團(Macquarie Group Limited):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多元化國際金融機構,提供銀行、金融顧問及投資服務。

    7、澳電訊公司(TELSTRA):澳最大電訊企業。最早成立于1901年,1991年成為有限公司,1997年部分私有化。

    8、西農集團(Wesfarmers Limited):澳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前身為西澳州農民合作社 ,成立于1914年,1984年上市。業務涉及零售、家裝、煤礦、保險等廣泛領域,2007年收購當時澳最大的零售公司科爾斯公司(Coles)。

    9、力拓(Rio Tinto):世界第二大礦業公司,成立于1873年。在全球擁有60多家子公司。

    【人民生活

    澳是一個高福利國家,福利的種類多而齊全,主要包括:失業救濟金、退伍軍人及家屬優撫金、殘疾人救濟金、退休金以及家庭補貼等。2008年12月就業人數1080.4萬,失業人數51.4萬,全職成年職工人均周工資1165.3澳元,家庭消費開支同比增長0.7%。截至2007年,澳每千人擁有車輛705輛。

    所有永久居民享受澳全國性的醫療保健待遇,其資金來源于政府稅收收入。近年來,澳政府積極鼓勵擴大私人醫療保險。至2006年6月,約43%的人參加各種私人醫療保險。

文化教育
 

    【教育】 教育主要由州政府負責。各州設教育部,主管本州的大、中、小學和技術教育學院。聯邦政府只負責給全澳大學和高等教育學院提供經費、制定和協調教育政策。

    學校分公立、私立兩種,實行學齡前教育、中小學12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視並廣泛推行職業教育。2006年,全國在校學齡前兒童21.3萬。全國有中小學9612所,在校學生339.3萬。其中公立學校6902所,在校生227.1萬;私立學校2710所,在校生112.2萬。全國共有3100家教育機構提供職業教育和培訓,共有167.6萬人就讀。全國共有高校74所,在校學生98.4萬人。

    著名高等院校有澳國立大學、堪培拉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格裏菲斯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莫那什大學、默多克大學、麥誇裏大學、新州理工學院等。澳廣泛進行職業培訓教育,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科技教育發展迅速。

    【文化

澳大利亞

    雨後地面的積水中倒映著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屋頂的影子。悉尼歌劇院的屋頂覆蓋著成千上萬片白瓷磚,被人們讚譽為“形若潔白的蚌殼,宛如出海的風帆”,而歌劇院的設計者、丹麥建築師丁‧烏特松則把它描述為“宛如一只巨大且具有異國情調的鳥”。 >>>

 

 新聞出版
    

    澳有4大報業集團:先驅報和時代周刊雜志集團、默多克新聞公司、費爾法克斯公司和帕克新聞聯合控股公司。其中,默多克新聞公司發展最快,近年來還買下了英國的《泰晤士報》和美國的《紐約郵報》,已成為國際性的報業集團。

    主要報刊有:《澳大利亞人報》、《悉尼先驅晨報》、《世紀報》、《金融評論報》、《堪培拉時報》。澳有期刊1400多種,《澳大利亞婦女周刊》是發行量最大的刊物。《公報》周刊(1880年創刊)是最老的刊物之一。

    澳聯合新聞社是澳最大通訊社,總部在悉尼,1964年起與路透社結為聯社。

    澳有三個管理廣播電視係統的法定機構。

    (1)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有4個電臺網,通過州和地區首府的制作傳送設備向全國播放非商業性廣播和電視節目,並為邊遠地區提供衛星服務;通過澳大利亞廣播電臺(Radio Australia)和澳大利亞國際電視臺(Australian Television International)向海外播放,節目內容不受政府控制。年度預算大部分由聯邦議會提供基金。

    (2)澳大利亞廣播事業局(Australian Broadcasting Authority):管理商業性電臺和社區廣播,收費並發放許可證。全國有商業電臺120多家,商業電視臺50多家。

    (3)澳大利亞特別節目廣播事業局(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SBS):主管澳大利亞民族電視臺(SBS電視臺)和SBS廣播臺,由聯邦政府資助。SBS電視臺是一個多元文化電視臺,1980年10月24日聯合國日開始工作,除新聞、體育和部分記錄片用英語播送外,其余節目均用澳各民族語言配英文字幕播送,為非英語背景人士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