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埃及
 

 

簡 況
 

    國名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有國徽圖案。紅色象徵革命,白色象徵純潔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徵埃及過去的黑暗歲月。

    國徽 為一只金色的鷹,稱薩拉丁雄鷹。金鷹昂首挺立、舒展雙翼,象徵勝利、勇敢和忠誠,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風暴、在高空自由飛翔的化身。鷹胸前為盾形的紅、白、黑三色國旗圖案,底部座基飾帶上寫著“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國花蓮花

    國石橄欖石

    獨立日2月28日(1922年)

    國慶日 7月23日(1952年)

    國家政要前總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Mohammed Hosni Mubarak),1981年10月當選,1987年10月、1993年10月、1999年9月三次連任,2005年9月,穆巴拉克在埃及歷史上首次有多名候選人參加的總統選舉中贏得壓倒性勝利,第五次當選埃及總統。2011年2月11日辭職。總理埃薩姆‧謝拉夫,2011年3月宣誓就職。2011年2月13日,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發表聲明,宣布暫時中止現行憲法並解散議會,並將在6個月後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埃及武裝部隊總司令坦塔維

    自然地理面積100.145萬平方公裏。地跨亞、非兩大洲,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臨地中海。埃及大部分領土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部。埃及有約2900公裏的海岸線,但卻是典型的沙漠之國,全境95%為沙漠。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從南到北貫穿埃及,被稱為埃及的“生命之河”。尼羅河兩岸形成的狹長河谷和入海處形成的三角洲,是埃及最富饒的地區。雖然這片地區僅佔國土面積的4%,但卻聚居著全國99%的人口。蘇伊士運河扼歐、亞、非三洲交通要衝,溝通紅海和地中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薩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壩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水庫(5000平方公裏)。全境幹燥少雨。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型氣侯,1月平均氣溫12℃,7月26℃;年平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侯,炎熱幹燥,沙漠地區氣溫可達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每年4—5月間常有“五旬風”,夾帶沙石,使農作物受害。

    人口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達7950萬,其中絕大多數生活在河谷和三角洲。主要是阿拉伯人。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信徒主要是遜尼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邊境重鎮塔巴的一個小村莊,貝都因小女孩望著晚歸的羊群。

    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意為荒原上的遊牧民,他們是以氏族部落為基本單位在沙漠曠野過遊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帶,在埃及西奈省約有70萬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農區邊緣地帶,靠飼養駱駝、羊為生。冬季貝獨因人多雨時遊牧到沙漠,夏季幹旱時返回已耕作的地區。他們信仰伊斯蘭教,實行一夫多妻制,不承認部落傳統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長外,不服從任何政權。

    貝都因男子穿長到腳踝的燈籠褲、肥大的長衫,冬季外加鬥篷,腰間插一彎刀或手槍。婦女的長衫、外衣、鬥篷都繡花,喜歡佩戴各種首飾,住在帳篷中過著千百年來同樣的生活,但其中有些人能與歐美遊客說著流利地道的外語,對傳統的貝都因咖啡情有獨鐘,但也不會拒絕甜美涼爽的可樂,不知道因特網為何物,但卻能準確說出中國明星成龍,他們是在古老與現代間自由穿行的遊牧民族。>> 

    首都開羅(Cairo),人口789. 9萬(2006年1月),是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人口最多的城市。大開羅人口約1665萬(2003年1月),夏季平均氣溫最高34. 2℃,最低20. 8℃;冬季最高19. 9℃,最低9. 7℃。    網上遊覽:小世界 大開羅>>>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6個省,省下設縣、市、區和村。

    簡史埃及歷史悠久,公元前3200年就出現奴隸制的統一國家。但在歷史上,埃及曾多次遭受外來入侵,先後被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徵服。19世紀末,埃及被英軍佔領,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法魯克王朝,掌握了國家政權,結束了外國人統治埃及的歷史。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國宣布成立,1971年改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尼羅河水資源之爭的由來 

    圖為蘇伊士運河上的穆巴拉克大橋。
    歷史上的7月26日: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

    1956年7月26日,埃及總統納賽爾頒布國有化法令,將一直在英、法兩國控制之下的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1859年,由法國人投資,動用幾十萬埃及民工開鑿蘇伊士運河,12萬埃及人付出了生命。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一條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是埃及的主要外匯來源之一。

 

 

政 治
 

    永久憲法于1971年9月11日經公民投票通過。憲法規定埃及是“以勞動人民力量聯盟為基礎的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 ;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人民議會提名,公民投票選出,任期6年,任命副總統、總理及內閣部長,以及解散人民議會,在特殊時期可採取緊急措施;在人民議會(立法機關)閉會期間,還可通過頒布法令進行統治。1980年5月22日經公民投票修改憲法,規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黨制基礎上”;“總統可多次連選連任”,並增加了“建立協商會議”的條文。

    人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能是:提名總統候選人;主持制定和修改憲法;決定國家總政策;批準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決算,並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協商會議是薩達特總統于1979年提出建立並寫入憲法的。1980年11月1日,協商會議正式成立。協商會議議員其中三分之二由各階層、機構和派別選舉產生,其中一半應是工人和農民;三分之一由總統任命。根據憲法規定,協商會議是與人民議會並立存在但無立法權和監督權的咨詢機構。每屆任期六年,三年改選一半委員,可連選連任,亦可再次任命。協商會議設主席、副主席。

    人民議會議長艾哈邁德‧法特希‧蘇魯爾,1990年12月起上任,2010年12月13日再次當選。

    2005年9月7日,埃及開始舉行歷史上首次有多名候選人參加的總統選舉,約3200萬選民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選出總統。2005年9月,穆巴拉克在埃及歷史上首次有多名候選人參加的總統選舉中贏得壓倒性勝利,第五次當選埃及總統。

  2011年3月19日,埃及舉行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決,憲法修正案活得通過。這是自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辭去總統職務、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以來,埃及政治過渡和民主進程向前推進的關鍵一步,為議會和總統選舉鋪平了道路。埃及此次憲法修改內容涉及總統候選人資格、總統任期、選舉司法監督和議員資格確定等條款。根據修正案,埃及總統任期將縮短至4年,且只能連任一次。

    【主要政黨】

    民族民主黨:1978年成立。它是埃及的第一大黨,有黨員200多萬。

    華夫脫黨:成立于1918年,1952年革命後被迫解散,1978年重新恢復政黨活動。

外 交
 

    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政策,主張在相互尊重和不幹涉內政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加強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埃及總統稱將堅決推行和平核計劃 沙特成為埃及最大阿拉伯投資國

    【與中國關係】中國和埃及兩國有著傳統的友誼,2000多年前就有了友好的交往。1956年5月30日,埃及與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並同中國建交的阿拉伯、非洲國家,也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建交以來,中埃兩國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1999年,兩國建立面向21世紀的戰略合作關係,雙邊關係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近年來,兩國領導人互訪頻繁,雙方在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日益密切。2004年1月,胡錦濤主席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2006年6月,溫家寶總理對埃及進行正式訪問,雙方共同簽署了《中埃關于深化戰略合作關係的實施綱要》。2006年11月穆巴拉克總統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後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建交50周年聯合新聞公報。2009年11月,溫家寶總理對埃及進行正式訪問。

    2006年11月,埃及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08年1至10月,中埃兩國貿易額達53.09億美元,同比增長44%。

  經 濟
 

尼羅河畔的盧克索碧波蕩漾

    埃及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磷酸鹽、鐵、錳、煤、金、鋅、鉻、銀、鉬、銅和滑石等。已探明的儲量為:石油42億桶,天然氣76萬億立方英尺,磷酸鹽約70億噸,鐵礦6000萬噸。2003年,埃及首次在地中海深海發現了原油,在西部沙漠發現迄今最大的天然氣田,並開通了通往約旦的第一條天然氣管道。

    埃及電力供應以火電和水電為主,火電佔84%。阿斯旺水壩是世界七大水壩之一,全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度。

    埃及是非洲工業較發達國家之一,但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紡織和食品加工為傳統工業,佔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近十幾年來,成衣及皮制品、建材、水泥、肥料、制藥、陶瓷和家具等發展較快,化肥可自給。石油工業發展尤為迅速,佔國內生產總值18.63%。

    準備乘渡船到運河東岸西奈半島的汽車。

    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農業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6%,農業產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8%。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區,盛產棉花、小麥、水稻、花生、甘蔗、椰棗、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長纖維棉花和柑橘馳名世界。政府極為重視農業發展和擴大耕地面積。主要農產品有棉花、小麥、水稻、玉米、甘蔗、高粱、亞麻、花生、水果、蔬菜等。但隨著人口增長,埃仍需進口糧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進口國之一。農產品主要出口棉花、土豆和大米。

    埃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跡很多,具有發展旅遊業的良好條件。主要旅遊點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愛資哈爾清真寺、古城堡、希臘羅馬博物館、卡特巴城堡、蒙塔扎宮、盧克索神廟、卡納克神廟、國王谷、阿斯旺水壩等。旅遊收入是埃外匯收入主要來源之一。2008年埃及旅遊業收入為110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5%。財政來源除稅收外,運河收入、旅遊收入、僑匯和石油收入構成埃及國民經濟的四大支柱。

  2011年1月25日以來,埃及首都開羅及多省連續發生抗議遊行活動。1月31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將埃及主權債務評級由Ba1下調一檔至Ba2,前景展望定為“負面”。

  文化教育
 

景色秀麗的西奈半島。

     【名勝 

    埃及是舉世聞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素有“世界名勝古跡博物館”之稱。在尼羅河谷、地中海畔以及西部沙漠等地發現了大量的埃及古代文明的遺跡。神秘莫測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司芬克斯之謎、天外飛仙般的巨大壁畫和撲朔迷離的象形文字都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位于開羅近郊吉薩高地上的胡夫、哈夫拉和門卡烏拉三座金字塔距今約有4500年歷史,堪稱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盧克索位于開羅以南700多公裏處的尼羅河畔,是埃及文化古跡集中的旅遊勝地。埃及歷史名城亞歷山大位于尼羅河三角洲西北部,享有“地中海明珠”的美譽。 走進埃及世界自然遺產鯨魚谷  埃及國家博物館

    ◆ 金字塔

    在尼羅河谷、地中海畔、西部沙漠發現的一大批金字塔、廟宇和古墓都是埃及古代文明的遺跡。埃及已先後發現了80多座金字塔,迄今巍然屹立在尼羅河畔開羅吉薩省的3座宏偉金字塔和一座獅身人面像約有4700年的歷史。規模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10萬人花了約20年時間一塊一塊地壘成。獅身人面像高達20多米,長約50多米,是在一塊大岩石上雕成的。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也是埃及人民辛勤勞動和卓越智慧的豐碑。

    ◆ 蘇伊士運河

開羅建于公元12世紀的
薩拉丁城堡。

    全長160多公裏的蘇伊士運河,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主要國際水道。這條歷時10年才完全鑿通的水道對于國際航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它于1869年開通後大大縮短了歐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蘇伊士運河1995年為埃及獲取了約19‧5億美元的外匯收入。

    ◆ 愛資哈爾清真寺    

    愛資哈爾清真寺建于970年,是埃及最負盛名的清真寺。

    埃及亞歷山大的蓋特貝城堡

    ◆ 亞歷山大圖書館

    在約2300年前的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亞歷山大圖書館是世界上藏書最豐、語言文種最多的圖書館。傳說,當時來往于亞歷山大的各國船只被扣留下來,直到船上所有書稿被埃及人謄寫完畢才允許離開。然而,曾經輝煌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歷史上遭到兩次洗劫和毀壞,珍貴書籍毀于一旦。現在新圖書館藏書150萬冊。新的亞歷山大圖書館2002年建成,建築呈圓柱體,屋頂為圓柱體斜切面,圖書館最底層低于海平面10米,最高點在海平面以上約30米。>>

埃及傳統舞蹈大裙舞

埃及的騎駱駝賽


    【教育】實行普及小學義務教育制度。

    全國共有28所大學,包含418個院係,其中公立大學17所,另有6座分校,包含300個院係;愛資哈爾大學包含64個院係;私立大學9所,包含51個院係;開羅美國大學包含3個院係。著名的有開羅大學、亞歷山大大學、艾因‧夏姆斯大學、愛資哈爾大學等。

    教師3萬名,大學生160萬名,基礎教育(含學齡前、小學、初中、高中和中等技術教育)學校40868所,學生1700余萬名,教師160萬名。埃及15至35歲年齡段文盲率由2007年7月的29.7%降至2008年7月的27.4,10至15歲兒童失學率為4.5%。

新聞出版
 

    埃及現有報紙數量達530份,各種期刊70多種。

    主要阿拉伯文報刊及其發行量為:《消息報》,60萬份;《金字塔報》,30-50萬份;《共和國報》,30-44萬份;《晚報》,4萬份。《金字塔經濟學家》,周刊,50萬份;《最後一點鐘》,周刊,10萬份;《圖畫》,周刊,8萬份;《魯茲‧尤素福》,周刊,10萬份。主要英文報刊及其發行量:《埃及公報》,1萬份。

    主要法文報刊及其發行量為:《埃及前進報》,1.5萬份;《埃及日報》,3萬份。

    中東通訊社:埃國家通訊社,是目前中東地區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通訊社,1956年2月創立。宣傳政府政策,用阿拉伯、英、法三種文字發稿。 

    廣播電臺:全國現有265家廣播臺站。

    (1)國家廣播電臺,1928年創建。目前每天用80個頻率、38種語言向國內、外廣播。

    (2)中東廣播電臺:建于1964年,主要為商業服務。

    (3)亞歷山大廣播電臺:建于1960年,用阿拉伯語播音。2000年,埃開始通過“非洲之星”廣播衛星和尼羅河衛星等發射廣播節目,能覆蓋全世界。

    電視:在埃傳媒中佔據突出地位。埃及電視臺建于1960年,現有電視臺站255座。目前埃電視頻道分中央、地方、衛星、專題等4類數10個頻道,節目覆蓋亞、非、歐、北美等地區,用阿拉伯語播放節目。2001年6月,私營衛星電視頻道獲準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