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 融資
 
突尼斯
 

 

簡 況
  

    國名突尼斯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unisia,La Republique Tunisienne)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中央有一白色圓地,其直徑約為旗寬的一半,圓地中有一彎紅色新月和一顆紅色五角星。國旗的歷史可追溯到奧斯曼帝國時期,新月和五角星來自奧斯曼帝國的標志,現為突尼斯共和國的象徵,也是伊斯蘭國家的標志。

    國徽為盾徽。盾形之上為紅色新月和五角星,寓意同國旗。盾面上有三組圖案:上部是海洋中航行的帆船,象徵歷史上腓尼基人第一次乘船來到突尼斯;左下方為黃地上一副天平,象徵正義與平等;右下方為紅地上一只握刀直立的獅子。盾面中間的綬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秩序、自由和正義”。

    獨立日3月20日(1956年)

    國家政要代總統邁巴扎,總理貝吉‧凱德‧埃塞卜西

    自然地理16.2萬平方公裏。位于非洲北端,西與阿爾及利亞為鄰。東南與利比亞接壤,北、東臨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峽與意大利相望。地形復雜。北部多山,中西部為低地和臺地;東北部為沿海平原,南部為沙漠。最高峰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米。境內水係不發達。最大河流邁傑爾達河,流域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裏。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中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熱帶大陸性沙漠氣候。八月為最熱月,日均溫21°C—33°C;1月為最冷月,日均溫6°C—14°C。

    【人口1020萬。90%以上為阿拉伯人,其余為柏柏爾人。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伊斯蘭教為國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猶太教。 

    首都突尼斯市(Tunis),人口214萬(2003年)。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4個省,下設254個縣,240個市鎮。

    簡史公元前9世紀初,腓尼基人在今突尼斯灣沿岸地區建立迦太基城,後發展為奴隸制強國。公元前146年,成為羅馬帝國的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公元5~6世紀先後被汪達爾人和拜佔庭人佔領。公元703年被阿拉伯穆斯林徵服,開始阿拉伯化。13世紀哈夫斯王朝建立了強大的突尼斯國家。1574年淪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1881年成為法國保護領地。1955年法被迫同意實行內部自治。1956年3月20日法國承認突尼斯獨立。1957年7月25日,突制憲會議通過決議,廢黜國王,廢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國;同時任命哈比卜‧布爾吉巴為第一任總統。1959年11月布爾吉巴在首次普選中當選總統,1975年經議會批準,布成為終身總統。1987年11月7日,總理本‧阿裏接替布爾吉巴任共和國總統。2011年1月14日,總統穆罕默德‧加努希 (Mohamed Ghannouchi)宣誓就職,突尼斯民族團結政府成立。

 政 治
 

    1959年6月1日,制憲議會通過共和國第一部憲法,規定突是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實行共和制政體。1975年3月,通過憲法修改草案,宣布布爾吉巴為共和國終身總統。1988年7月,通過憲法修正案,刪改“終身總統”等8項條款,增加了“競選議員年齡”,“總統職位空缺時由議長擔任臨時總統職務”等內容。1998年10月通過修改憲法和選舉法,降低總統候選人的參選年齡,擴大參選范圍。總統任期五年,可連任兩屆。2002年5月,舉行獨立後首次全民公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對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並將總統候選人的年齡上限增至75歲。此外,新憲法還增加了民主和法制的內容。議會原為一院制,設國民議會。2002年憲法修正案改為兩院制,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國民議會任期五年,下設七個常設委員會。議會監督政府工作並有權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

  外 交
  

    突對外奉行中立、睦鄰、不結盟的政策,表現出溫和、務實、平衡的特點。強調突的阿拉伯、伊斯蘭及非洲屬性,積極倡導馬格裏布國家聯合,重點發展同歐盟和美國的關係,與歐盟簽署了聯係國協議。突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謀求發揮自身獨特影響。主張和平解決地區爭端,呼吁加強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減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與中國關係】中國和突尼斯兩國自1964年1月10日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穩步發展,政治互信不斷增強。近五年來,兩國雙邊貿易額均以超過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07年,兩國貿易總額達5.12億美元,同比增長25%。  中突友誼源遠流長——訪中國駐突尼斯大使劉玉和  中國全國政協將加強與突尼斯議會的合作與交流

 經 濟
  

    突尼斯經濟以農業為主,但糧食不能自給。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豆類和橄欖等。突尼斯是橄欖油主要生產國之一,產量佔世界橄欖油總產量的4%至9%。橄欖油也是突尼斯主要出口創匯農產品。

    突尼斯工業主要有以磷酸鹽為原料的化工業和石油開採業。礦產資源主要有磷酸鹽、石油、天然氣、鐵、鋁和鋅等。紡織業在輕工業中居首位。近年來,突尼斯在移動通訊、電子商務和高科技產業等領域發展迅速。2007年,機械和電子工業出口額首次超過紡織服裝業,成為突尼斯第一大出口行業。

    旅遊業在突尼斯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是突第一大外匯來源。2007年,突尼斯入境遊客達67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25.4億美元。突尼斯市、蘇斯、莫納斯提爾、崩角和傑爾巴島是著名的旅遊區,特別是聞名遐邇的迦太基古都遺址,每年吸引著幾百萬的外國遊客。

 文化教育
  

    教育】實行基礎義務免費教育制(至16歲),從1989/1990學年起,將過去的小學6年、初中3年合並為9年一貫制基礎教育。

    全國近1/4的人口在各級學校學習。小學入學率99%,大學入學率為31.7%。

    2004年文盲率為22.9%,小學、中、高等教育的人口覆蓋率分別為35%、32%、8%。2005年有中小學5821所,中小學生226.7萬。

    各類大專院校178所,學生36.6萬,其中大學共16所:宰敦大學(伊斯蘭高等學府)、突尼斯大學、突尼斯瑪納爾大學、迦太基11.7大學、瑪努巴大學、中部大學、斯法克斯南方大學等。

    突尼斯東部傑姆城內的傑姆圓形競技場。這座古競技場建于公元230-238年,是世界上現存的古競技場中名列第三、保存得最好的古羅馬競技場。

    突尼斯東部傑姆城內的傑姆圓形競技場。這座古競技場建于公元230-238年,是世界上現存的古競技場中名列第三、保存得最好的古羅馬競技場。

    遊人在首都突尼斯市舊城麥地
納一條大道上瀏覽市容。

    首都突尼斯市舊城麥地納的標志性建築──鐘塔。麥地納在阿拉伯語中是“城市”之意。麥地納建城已有1300多年歷史。
 

    突尼斯北部沿海迦太基古城內的一個古羅馬豪華別墅遺址,迦太基古城遺址是突尼斯最為著名的古跡。

 

 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有:《復興報》、《自由報》和《新聞報》。主要周刊有《現實》等。

    突尼斯非洲通訊社 ( Tunis Afrique Presse):簡稱突通社,創建于1961年1月,為國家通訊社。現有記者、編輯200余人。在巴黎、波恩、紐約、布魯塞爾、阿爾及爾、拉巴特、開羅、科威特、達喀爾等地派有常駐記者,抄收40多家通訊社新聞。

    突尼斯廣播電視總署:1990年成立,國營,統管全國廣播和電視工作,下設主席辦、辦公廳、電視總局和廣播總局。

    突尼斯國家廣播電臺于1936年首播,現有三個全國性頻道對外廣播,一個為國內頻道,每天24小時以阿文廣播;一個為國際頻道,每天18小時,以法、德、意、英和西語對外播音;還有一個青年頻道,1995年11月開播。此外還有5個地方臺。

    突尼斯國家電視臺于1966年6月1日起開播,現分一臺(阿文)和二臺(法文),還有突尼斯7臺和青年臺。突直接轉播意大利電視一臺和法國電視二臺節目。1991年始設有線電視臺轉播法國有線電視臺節目。